日前,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在多项措施推动下,该省生猪生产快速回升,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
据该省畜牧部门负责同志介绍,2019年以来,各地加大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全省生猪生产呈现“一升、一稳、两增、多出、强引”的特点。据国调队统计,2020年该省生猪存栏1748.8万头,同比增长23.3%,恢复到正常年份九成,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的任务目标。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87万头,同比增长32.3%,恢复到正常年份的100%,实现了猪肉市场供应平稳,生猪补栏积极性和猪肉替代品两项明显增加。同时,组织系列招商活动,引入新希望、牧原等一批国内生猪养殖领军企业投资建场,去年实现了猪肉调出量持续增长,向京、津等地外调生猪507万头,折合猪肉38万吨,充分发挥了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京津“菜篮子”作用。
近年来,该省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河北省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从严格落实生猪生产责任制、优化生猪生产加工产业布局、加快生猪生产转型升级、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规定、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加大生猪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开辟生产流通“绿色通道”等9个方面保障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成立了由省农业农村厅为牵头,财政、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银保监、商务等厅局为组成部门的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并将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各市县。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生猪恢复生产和环境保护,制定了优化全省生猪产业布局加快恢复生猪产能的指导意见,规范管理禁养区,科学界定限养区,努力巩固传统养殖区,积极开拓适宜养殖区,促进全省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并将生猪稳产保供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多次召开全省生猪稳产调度会,对产能恢复慢的市县采取视频指导、调研指导、座谈指导和督促指导,加快发展步伐。建立了预警机制,每周统计监测30个农贸市场生猪、仔猪、猪肉以及其他替代肉品价格,分析市场价格走向,及时指导生猪生产。组织生猪产业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向养殖场户发放技术指导宣传资料,帮助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每月对全省8027家生猪规模养殖场跟踪调度,及时监测生猪产能恢复情况,为生猪产能恢复提供支撑。
在政策扶持方面,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层面的补助资金,落实23个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资金,用于支持标准化猪舍、沼气池、生物安全设施改造和建设,购置吸粪车、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等。扩大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政策范围,将51个试点县扩大到73个县(市、区),支持推进“财政+保险+担保+银行”联动保险模式,极大稳定了养殖信心。并对国家种猪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共贴息370.48万元,撬动社会资本9.58亿元,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生猪养殖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省级扶持政策,着力破解新建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用地难题,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设施农业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对年出栏量5000头及以上的生猪养殖项目探索开展环评告知承诺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简化了审批手续。省农业农村厅与银保监局、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下发通知,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解决生猪养殖企业资金缺口,降低融资负担和成本。2020年,调整省级预算2500万元用于支持生猪生产,缓解生猪养殖场户资金紧张状况。
今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化扶持政策,加快新、扩建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生猪产能恢复,集中打造“生猪产业集群”,发挥15个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园作用,带动全省优质生猪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了“生猪存栏达到1950万头”目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