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今年以来,高密市农业农村局把开展农民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有力抓手,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分类培训,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农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推广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化培训平台
以《2020年高密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载体,围绕高密市主导产业、主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效能,吸纳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多方参与,搭建起多方参与、资源共享、各方共赢的多元化培训平台。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遴选出涵盖粮食、蔬菜、果树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申报潍坊市高素质农民教育实训基地5个。
(二)分层分类,开展“自主点单式”培训
根据农民年龄层次不同、种植需求不一、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实施课堂培训与现场观摩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因需施教,因地培训”。在各镇(街、区)组织7个班次的课堂集中培训,培训人次达500余人次,开展10余场次地现场指导式地培训;把课堂移到田间、实践搬进基地,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粮食、蔬菜、水果等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答疑解惑;针对农民求助的农业生产中的“急”“需”“难”等问题,组织现场实践技术指导100余场次,发放农业指导宣传单页5000余张,辐射带动了农户10000余户。
(三)拓宽渠道,打通农民培训“最后一公里”
打造“手掌课堂”,实现在线培训农民。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小课堂”为农户“传经送宝”,及时向农户发布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资讯,实现培训即时化、精准化、常态化。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全面掌握农业生产最新动态,学到政策法规、农业技术、防灾减灾等知识,增强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为农民致富提供知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