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019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重庆西部片区的9个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去年,南岸区被确定为重庆唯一一个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与上述西部片区共同构建形成“9+1”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示范格局。而面朝长江、背靠明月山麓的广阳镇,则是南岸区探索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当前,广阳镇正在以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山水人文都市区、智慧创新生态城”建设,以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农文旅融合等工作为抓手,在党建引领、优化空间、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培育新风、破除壁垒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探索一条“美美与共”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发挥优势 让乡村资源更具吸引力
依山傍水的生态条件、有城有乡的空间格局、位居全市前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2万元)水平……这些,都为广阳镇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城乡融合的一大前提,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让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起来,其中,促成这些各类要素和资源更多向农村流动,又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广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实现这种流动和聚集,根本还是要提升乡村品质,让乡村本身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谋定而后动。
近年来,广阳镇始终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工作融入到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文农旅融合发展探索等各项具体任务和工作之中,补齐区域短板,全方位提升全域乡村品质,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农村更具吸引力。
去年以来,在人居环境方面,银湖村麻柳湾、新六村喻家沱、明月村新胜社等多个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镇完成农村“四好”公路建设28.5公里,建设入户道路3公里,新增太阳能路灯430盏,完成农村改厕68户;在生态保护方面,银湖村实现全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完成国土绿化3420亩;在人才培养方面,在银湖村新建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民职业技能不断提高。2020年银湖村被评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和重庆最美垃圾分类示范村。
此外,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对于增加农村吸引力也至关重要。
当前,广阳镇探索完成大佛村、银湖村和新六村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个,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该镇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在“融”字上做文章,探索“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农业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市场体制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一体化。
农旅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的“破冰之举”
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蜿蜒的盘山步道;440亩水库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农舍隐于山水之间,院前屋后花果飘香……
银湖村的“美丽嬗变”,正是广阳镇以农旅融合为抓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当前,该村正在打造“美丽乡村·生态银湖”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诉求已开始从美丽风景转向美好生活转变,而广阳正在努力打造的,便是‘让城市向往’的美丽乡村生活。”广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农旅融合为突破口,正是广阳镇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镇情实际,摸索出的城乡融合发展破冰举措。
近年来,广阳镇依托毗邻市区的区域优势以及特色果蔬种植的产业优势等,大力发展采摘体验、休闲康养、乡村民宿等农旅融合业态,逐步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加大城乡资本、客流、货物等要素之间的流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当前,银湖村社区公园及休闲旅游步道建设全面完工,“重庆市山水南岸都市田园农旅融合示范项目”一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老屋猕猴桃基地、紫荆园家庭农场等农旅项目也在不断提档升级。
此外,广阳镇每年还会择期举办枇杷成熟季、潘青桃采摘季、猕猴桃樱桃采摘季等“采果三季”主题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加,带动当地富农增收。今年五月举办的枇杷采摘季活动,共接待车辆6.5万余辆次、游客约23万人次,实现枇杷销售2400余吨,产业带动总收入约7000余万元。
未来,广阳镇将在银湖大佛片区布局“六园一湖”农旅融合项目集群,即花木园、枇杷园、潘青桃园、猕猴桃园、垂钓园、稻作园和环银湖休闲区等。同时,该镇将充分挖掘金紫山、佛耳岩古城墙、天然溶洞等更多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加速培育集观花、品果、垂钓、登山、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
文旅融合 一样的乐趣,不一样的乡愁
今年端午节前,“广阳龙舟会”在广阳镇银湖村举行,来自当地的8支龙舟队、近200人展开了激烈角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表演。
据了解,“划龙船”是广阳镇历代流传下来的水上传统竞技习俗,2011年,广阳龙舟正式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厚植“龙舟文化”,自1984年以来,当地每年都会在端午节辖区内的长江内河水域或银湖水库举办龙舟会和文化艺术节。此外,在镇上的一些庭院、花坛、墙饰等街景中,也随处可见龙舟文化的元素。
文化,是塑造城市品牌和名片关键。
近年来,广阳镇一方面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尽全力挖掘和保护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大力传承和发展国家非遗广阳民间故事和市级非遗广阳龙舟会等非遗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旅游更具内涵,让城乡品牌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
广阳民间故事,也是广阳镇的一张“独特名片”。
2011年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广阳镇民间故事,经抢救和发掘,已有民间故事4000余则,歌谣800余首,谚语2000余条,部分故事已整理成书。
2018年,广阳故事大王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今年,依托中央财政资金建设的广阳故事会馆建设完成,已正式投入使用。
另外,《受益人》《动物管理局》等诸多影视剧组都曾到广阳镇取景,因为曾经这里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重庆造船厂的厂区和生活配套区域,俱乐部、电影院、百货大楼、职工宿舍、医院、学校等标志性建筑都保存完好,极具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风貌特色。
当前,广阳镇正在与四川美院等专业团队展开深入探讨和合作,在加快实施重船厂老旧小区和明月沱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同时,对历史风貌建筑实施保护性开发,努力让城市记忆得以延续,让历史文脉得以流传。
下一步,广阳镇将努力打造“广阳生态·文化重镇”这张城乡品牌,力争在“十四五”末,把广阳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来渝休闲旅游目的地之一,实现年吸引游客人数200万人次以上,农旅、文旅产业等综合收入20亿以上的目标,让文旅融合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