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上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纽约就中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权威解读,并就人民币汇率等外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场观众坦诚沟通、互动交流。高盛、摩根斯丹利、CNBC、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美国金融、智库、大学、媒体等机构代表100余人出席。韩俊副主任报告主要内容综合如下:
一、关于中国经济。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但仍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09年至2014年,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增长疲软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高达8.7%,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大亮点。中国经济不会脱轨,也不会出现硬着陆。中国经济总量约10万亿美元,去年增长6.9%,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增速放缓符合经济规律。中国经济不能通过强刺激取得增长,将保持“L”型增长态势。中国经济要迈过减速关和转型关,也就是说中长期的发展必须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驱动型、从粗放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增速虽然放缓,但消费占经济增长的60%,服务业占GDP的51.4%,失业率仅为5.1%,基本面是好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我再讲三点:一是去年下半年,为了促进增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二是虽然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下降,但中国社会制造、交通设备、电子仪器等行业增速都在30%以上。特别是中国服务业增长很快,过去几年电影投资都是两位数以上增长。工业内部调整和服务业快速增长,这就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是从区域角度看,中国经济主要产出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几个东部沿海省份,前几年这几个省份经济速度下来,但目前增速已经比较稳定,而且这些地方转型升级很成功,制造业水平非常高。
二、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去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形成以来,人民币转向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在一定区间浮动,这也是向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汇改方向坚定不移,也绝不会通过贬值获取贸易上的好处。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趋势。中国反对货币战争,不寻求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美国前财长去年访华时明确表示,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和进行金融自由化是不合逻辑的。目前,人民币汇率由于市场力量遭遇贬值压力。但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良好,近期贬值是暂时的,汇率上下浮动是经济新常态。当外汇市场出现紊乱和价格信号混乱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一定会进行干预。
三、关于“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
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现实国情和困难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和减贫艰巨的严峻形势。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纲领文件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分享、绿色、开放、协调,借鉴各国治国理政经验。要洞悉中国的发展,必须了解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核心,分享是目的,绿色是内在要求,开放是前提,协调是保障。创新就是中国要从一个跟随者成为领跑者。麦肯锡最近一个创新报告指出,中国在某些创新领域已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创新也意味着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充满了巨大商机。关于开放,最近有种论调认为外资在迅速撤离中国。如果你到中国看一看,就知道这是毫无根据的。中国有句话叫不要只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吸引外资第一大国,投资结构也在改善。目前确实有些低端制造业从中国东莞等地转移到越南等国,但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是稳定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叫“腾笼换鸟”。我们将继续推进外资管理,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改善法治,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良好服务。关于共享,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平等现象加重的现象,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让人民获得存在感。中国的发展,始终要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为此,我们将采取两大重要举措:一是在新标准下将实现全国7千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是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中国目前有1亿中产阶级。2014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是15.6万美元,占比41.7%。这已超过日本,日本这个数字只有13.3万美元。但目前中国面临结构性矛盾,有效供给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比如很多中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到韩国做整形和美容。所以我们要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最宏大的课题就是跨越转型升级这个关口。如果转型成功,中国将浴火重生,也就是要做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当前,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中国和美国利益深度交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世界问题,所以我们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建人类美好。
四、关于解决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问题。
中国工业产能有效利用率是74%。中国2008年推出的刺激政策,导致大量产能过剩。光河南的钢铁产能就达到3亿吨,到2020年要压缩9千万吨。中国目前的钢铁产量是11亿吨,6个星期的钢铁生产量就达到美国一年的产量。拿铜为例,中国的铜消费量占世界的45%。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铜行业自发倡议要削减8%产能。所以转型升级不能靠行政命令,要靠市场化,促进企业重组,做大做强。关于去杠杆,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了336项改革措施,目前所有的改革都是按照这个蓝图推进。当前,中国政府已经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了系统安排,今年将发行3万多亿低利率长期债券,将地方政府的高利率短期债务替换掉,每年为地方政府节省2000多亿人民币的利息。对于非金融企业负债上升诱发的风险,由于中国居民负债低、储蓄高,我们鼓励居民购买企业股票,降低企业负债。
五、关于资本外流现象。
2015年中国资本外流5260亿美元,外汇储备下降至3.33万亿美元。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贬值预期还有美元升值有关。原来人民币盯住美元,美元一直在升值,其他货币在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8%。现在人民币盯住一揽子货币,肯定会贬值。目前市场上对中国外储有3万亿美元的关口预期。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确实存在做空人民币。汇改以后,央行扩大了人民币在一定区间内双向浮动。中国央行有很多政策工具,如果汇率波动过大,央行一定会进行干预,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合理干预,确保汇率在均衡水平运行。
六、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去产能必然会导致大量失业,对此中国政府有清醒的认识。目前中国失业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去产能导致大量失业。第二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冲击实体经济问题。总体看,去产能导致的失业和新增就业存在不平衡问题。短期看,去产能导致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我们认识到有关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此进行部署,主要加强社保和失业转岗培训,缓解由此带来的冲击。从国际经验看,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挑战。日本1973年化解煤、钢产能花了较长时间,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曼切斯特以及美国五大湖地区的制造业等均存在这种情况。中国已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看就业问题,还应该看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过去5年中国每年减少200多万劳动力,未来五年还要减少1千多万。
七、关于GDP统计数据可信度问题。
很多人对中国GDP统计数据可信度表示怀疑。中央财经办比任何人都更关注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因为数据造假将导致很难做出正确决策。中国统计局正不断改进对GDP的统计,加强对新经济活动的检测,特别是对服务业的统计。另外,从政治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要像反腐一样惩处数字造假。中国GDP的统计在有些领域有低估和高估的倾向。总的讲,官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准确反映了长期经济的基本走势。有市场舆论认为发电量和铁路货运量很低,GDP怎么能达到6.9%?一个合理和可以接受的解释是,最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而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4%,钢、铝行业很多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铁路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15%。所以不能简单用这两个数字来评价GDP评估的准确性。
八、关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
中国农村土地情况特殊,所有权属村集体所有。未来改革的政策方向是清楚、明确的,要给农民更确定的土地权益包括期限。90年代初,农村土地使用权是30年,今后可能变成50年、70年、99年,甚至有专家提出要999年,但具体多少年还没定。无产者无恒心,要让农民土地产权权利更加明确。我们已经在中国278个县开展试点,允许农村土地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今后5年,我们还要修改、完善相关的几部法律。
九、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和“L”型增长趋势。
“L”型增长趋势富有含义,市场应该认真解读。我们将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定位7%左右,但没有追求7%以上的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到2020年翻一番,未来5年年均增长要达到6.5%以上。2015年是6.9%,今后有可能在6.9%以下运行。这就是提醒市场中国经济还没见底,但也不会掉入万丈深渊。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劳伦斯曾在2008、2012和2015年分别发表关于中国经济的四篇文章,主题就是天不会塌下来。分析中国经济必须结合中国有13亿人口这个基本国情。中国很多地区仍比较落后,还有7千万脱贫任务,中产阶级数量还在扩大,如果出口遇到问题,东方不亮西方亮,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内需,有丰富的管控内需的经验、政策工具和能力。中国经济潜力大、回旋余地大、韧性大、抗风险能力强,即使经济增速6.5%以下也不可怕。中国老百姓不希望带污染的经济增长,他们看到蓝天,对经济增长6.5%以上还是以下不感兴趣。底线是6.5%不代表每个季度都要6.5%。中国经济转型成功对世界经济绝对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