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朝时,渤海国就是稻米产地了。但由于降水量减少和越来越冷的气候,开始往南迁移,到宋朝,河北还有大面积的水田,明朝水田已经退到黄河,而随着水田一起退的还有汉民族的国境线。
鸦片战争后,气候转暖,霜雪期变短。清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开始允许朝鲜农民来东北种植水稻。
但是,从最早有记录的1845年开始,朝鲜农民在东北种植水稻直不太成功。最开始他们在鸭绿江对岸浑江种,不成功;朝鲜人一直坚持,又沿着浑江,一路种到桓仁、通化带也不成功。
直到1875年,辽宁省桓仁县的一位金姓朝鲜移民才试种成功了,只不过这种子是他从朝鲜带过来的,但这种朝鲜粳稻在东北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条件下,虽然生长起来了,但产量极低。
直到20世纪初,朝鲜移民带来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东北水稻种植历史才真正开始。
为什么北海道的稻种能在东北种植成功?
因为北海道气候与中国东北近似。而成功移植东北的稻种,正是由札幌人苦心培育出的新品种,1873年才成功。
但是,这只是试种成功,大规模的水稻种植还是在曰俄战争之后。当年,清政府为了驱除俄国势力,邀请日本来打俄国。日本胜利以后原由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长春至旅顺段被转让给日本,也就是南满铁路。
这时,日本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带来了资金、农场和稻种,从满洲国政府手中高价租来土地后,开始逐步推进东北农田水利设施和水稻品种改良,东北的水稻才慢慢推广起来。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专门成立了农作物奖励委员会,把各个下属的试验场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奖励给东北的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农民。
经过试验,日本农业发现当时的满洲南部地区更适合栽种来自日本东北地区的“早生大野”和“龟尾两种粳稻。于是,日本专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更适合中国气候的“大原”和“万年两个品种。同时日本农林省也把自己培育的“陆羽123号”和“红糯”也共同作为奖励品种,派发给满洲的农户。
这就是公司加农户模式,日本人早就在做。后来,满铁又靠人工育种,为满洲中部和北部地区培育出了“北海”“田泰”等品种。日本人在科学种田,中国的农民也因此受益。
除了水稻,日本人经过长期的试验,还栽培出了新品种的黄烟、洋棉和甜菜,还为东北带来了化学肥料、农业药剂使用的技术,基本都是免费推广。当时,中国农民对先进的技术不感兴趣,直到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才开始接受日本农业技术,包括农机具。那时东北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比南方先进了许多。
在日本商人和农场主的经营和推广下,满洲的水稻耕种面积从1932年的六万垧(“垧”其实是个俗称,标称为“公顷”),到1940年一跃增加到三十多万垧,产量也达到了80多万吨。
如今东北人爱吃的五常大米,实际上就日本大米。具体说,就是“满铁”时代日本开拓团留下的“陆羽123”“龟尾”品种,当然还有有日本著名“越光米”的前身“农林1号”和“农林22号”的杂交。
农业在发展,虽然东北大米品种也在更新,但即便是现在,以五常那边流行的品种“五优稻4号”为例,它也是源于日本。它的前代“五优稻1号”的父系亲本“合江20号”看起来是个中国名字,但“合江20号”的母系亲本却是来源日本的“下北”,父系亲本也是来自日本的“石狩白毛”、“胆振早生”和“早生坊主”。
东北最好吃的大米?
东北大米中最好吃的大米是辽宁“盘山大米”,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盘锦大米”,盘山大米之所以有名,那还真是日本农业专家的功劳。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辽宁盘山(县)大米、新疆米泉大米、以及新疆阿克苏大米,一直就是中央和辽宁省高层领导的特供大米,例如江青和康生就非常喜欢吃盘山大米,而普通老百姓是吃不到的。
如今,凡是年龄在八、九十岁的沈阳老人几乎都有一个年轻时难忘的“去盘山支援农业”的记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沈阳市,无论是省直、市直的机关干部,还是各大企业工厂的职工,每年都会定期去盘山“支援农业”,这个“支援农业”其实主要工作就是去稻田插秧,或稻田成熟时去收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去盘山“支援农业”,那是一定有很多日本农业专家随行的。人家日本农业专家那可是享受得“大熊猫”般的待遇:坐车要坐小吉普车,吃饭是小灶——顿顿都是大米饭和好几个炒菜。而“支援农业”的中国干部、工人则一律吃高粱米饭、玉米面窝头和一个大炖菜,即便是级别很高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