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素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美誉
春有山桃夏有荷
秋色怡人冬雾雪
东堤西堤一年四季皆是景
而此时盛夏,您看,真真是美的不像话
(图源自@漫步—Mr微博)
在蓝天白云的印染下
风起云涌、步移景异
夕阳西下,醉美颐和,让人神往
(图源自@颐和园@最浪漫的秋日微博)
而颐和园的盛夏之美还不止于此
有人喜欢春天的西堤
有人喜欢秋天的枫叶红
也有人喜欢冬天的画中游
而小北更喜欢
颐和园盛夏时节的
“荷花娇欲语”
(图源自颐和园微博)
一张张绿色的大玉盘似的荷叶中
冒出了一朵朵或粉嫩或纯白的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沿着昆明湖西岸到西堤一带
如同走进了荷花的世界
碧波荡漾,万绿流翠
盛夏的颐和园,是它最美的时候了
夏日赏荷的地方有很多
北海公园、圆明园、陶然亭、紫竹院等等
而比较起来
最让人觉得梦幻的还是颐和园的荷花
与万寿山、十七孔桥、西堤、昆明湖融为一体
更加朦胧美丽
昆明湖的荷花从元、明时期的西湖(昆明湖旧称)相沿至今
曾享有“莲红坠雨”的美名
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
(图源自JY_PAXL)
据《日下旧闻考》载:
“西湖莲花千亩,以卫者严,故花事特盛。”
清漪园时期
昆明湖三个水域都划出一定的范围种植荷花
其中西堤以西的外湖水域最为繁茂
(图源自杰言生微博)
漫步堤岸
一片绿波随风翻滚
万柄红荷散点摇曳
生机盎然
(图源自我爱琉森微博)
站在西堤向西望去
俨然是荷的天下
飘飘荡荡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
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
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带着晨露愈发娇艳
赏荷时间:
赏荷最佳时段为清晨或雨后,最近门区为西门、北如意门,每天早6:30开门。
赏荷线路:
西门——西堤六桥——耕织图景区或北如意门——耕织图景区——西堤六桥。
这一路满塘荷花
与昆明湖、万寿山、十七孔桥、西堤景色交融
美不胜收
这一路的景点也有
跟随小北去一探究竟
(图源自颐和园微博)
要问今年荷花哪里先开
要数颐和园耕织图景区
它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始建于乾隆时期
(耕织图空间分布图)
当时乾隆皇帝特意将宫廷内务府织染局迁到园内
是体现中国传统“男耕女织”思想的一处独具匠心的绝妙佳景
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毁灭性的破坏
致使景区内建筑无存
仅剩一块乾隆御笔亲题的“耕织图”石碑
1886年,慈禧以恢复昆明湖水操的名义
动用当时的海军经费
在耕织图景区的废墟上兴建了水操学堂
使此处又成为了专门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高等学府
2004年,颐和园耕织图景区重修复建
由耕织图地域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的
一部分是体现乾隆盛世时期皇家耕织文化的园林式建筑
一部分则是复原后的水师学堂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
前身为清漪园
在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转变中
这里也产生了很多神奇的故事
乾隆爷在昆明湖中就布下了迷局
如果从高空俯瞰颐和园的昆明湖
就会发现昆明湖外形很像一个寿桃
这可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乾隆爷的手笔
当年建造清漪园时,乾隆爷下令
把昆明湖划分成“里湖”和“外湖”
当时谁都不清楚乾隆爷的深意
直到二百五十多年以后
北京西城区作家协会会员陆元登上万寿山
尝试着去证实颐和园“福山寿海”的传说
他还请来自己的老朋友
中国测绘科学院研究员夔中羽
拍摄了张遥感图片
拍摄于1983年的彩色红外遥感图
于是,一个寿桃出现在陆元面前
而在昆明湖的北岸及两侧,其轮廓形似蝙蝠
陆元甚至还找到了两个小爪子
那就是对鸥坊和鱼藻轩
昆明湖南湖岛上有一座涵虚堂
当年慈禧就是在这里检阅大清水师
而在这座涵虚堂的旧址上
原本曾有一座更加恢弘的建筑
那就是始建于乾隆年间的望蟾阁
清代南湖岛画卷
当年建清漪园的时候
正在湖广地区当差的阿里衮为讨皇上欢心
便仿照黄鹤楼做了一个仿品进献到京城
后来,乾隆就把它放在了南湖岛
晚霞中的昆明湖十七孔桥和南湖岛
明代画家安正文所画武昌黄鹤楼
由于地基没打好
到了嘉庆帝时,望蟾阁已不能使用
于是,嘉庆下令拆毁重建
望蟾阁也就这样变成了涵虚堂
可惜,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将其烧毁
到了光绪帝,又重建了一次
等到了慈禧,包括后来的道光、咸丰时期
谁都没见过望蟾阁到底是什么样
只好按照嘉庆时期的图纸重建
整个颐和园内,这种情况是独一无二的
景福阁
今天万寿山上的景福阁
与望蟾阁命运类似
事实上,景福阁的前身是昙花阁
传说昙花阁整体与昙花很像,故而得名
1860年之前的昙花阁(历史照片)
当年英法联军入侵,将这里付之一炬
光绪十三年雷廷昌奉旨在原址上重建
雷廷昌是大清样式房掌案最后一代传人
曾先后为咸丰、同治、光绪、慈禧等兴建陵寝
同时参与重修圆明园、颐和园、扩建“三海”
雷廷昌画像
当年,他主持重修工作时,曾留下两个方案
可惜,因经济问题,这两个方案最终都没有实施
等到第二年的光绪十四年
光绪帝下令将清漪园更名为颐和园
在样式房拟定的“颐养工程”中
景福阁名列其中
1888年慈禧将景福阁建在昙花阁遗址上
后来,这里成为慈禧钟爱的地方
常在这里用餐、娱乐
颐和园大部分建筑曾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
但一张摄于1870年到1880年间的照片却显示
万寿山以西的建筑大多都保存完好
其中,宝云阁更是丝毫未损
保存完好的宝云阁
原来,它是由黄铜建造,不怕火烧
但为什么其它木质建筑也得以保存呢?
这个疑问困扰了人们很多年
后来才发现,原来跟风向有关
慈禧重建后的宝云阁旧照
当年,联军攻入颐和园的时候是十月份
此时风向向东,火灾以佛香阁为中心
所以万寿山以西的大部建筑才得以幸存
七折桥位于万寿山西麓
和荇桥一样也是链接小西泠的桥
只是荇桥在万字河的南端,七折桥在北端
七折桥为木桥,顾名思义桥面有七道弯
折桥的小小变化就改变了直桥的呆板
倒也增添了几分情趣
十七孔桥,最出名的要属“金光穿洞”
“金光穿洞”现象概率极小
每年冬至前后几天里才能看到
是当年建造颐和园的大师精心计算过的
只有十七孔桥和南回归线的日落点呈垂直状态
才能出现难得的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1870年老照片,佛香阁还未修复)
十七孔桥横跨在东堤和南湖岛之中
始建于乾隆年间
它是颐和园里最长最为精美的古桥
(民国时期老照片)
桥长150米,宽8米
有17个拱形桥洞连续而成
桥体为青石,栏杆是汉白玉
桥栏望柱上的石狮共544只
比卢沟桥的石狮还要多
最多的一个望柱上
有一大五小,六只石狮子
(现在的十七孔桥)
桥栏杆的两头还各有两只石刻异兽
俗称“靠山龙”,形象威猛,极为生动
西堤以西有座孤岛,岛上有两道高大的城墙
传说这里是关押宫女和太监的秘密水牢
实际真是这样吗?
乾隆年间,一位清朝宗室画家弘旿
他画了一幅畿辅水利图
在清漪园这部分,可以看到今天的这座孤岛
当年是颐和园中的重要建筑——治镜阁
电脑复原的治镜阁
从考证中,可以看出治境阁仿造坛城修建
是一座佛教建筑,也是给皇帝修身养性用的
清代治镜阁图谱
当年英法联军洗劫颐和园的时候
无法进入这里,便用火炮轰击一番
清末老照片中的治镜阁
等到光绪年间,慈禧重修颐和园时
由于缺少木料,便将这里彻底拆除
这个地方也就荒废了
柳桥位于西堤的最南端
始建于乾隆年间
名称取自杜甫诗句“柳桥晴有絮”
此桥的桥亭毁于1860年,后重建
(乾隆年间绘制的《万寿庆典图》中的界湖桥看似木桥)
此桥原名为“界湖桥”
是昆明湖与西湖的界桥
而且在清漪园时期此桥应该是木桥
大概在光绪朝颐和园重修时新建
(清末绘画上注明现在的“柳桥”是“界湖桥”)
桥基为花岗岩条石
栏杆为青石望柱和栏板
桥上有四角重檐歇山顶桥亭一座
四周有倒挂楣子和坐凳楣子
梁枋绘有苏式彩画,桥下有方桥洞
两侧桥肩下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
为颐和园唯一的五孔石桥
练桥建于乾隆时期,光绪年重建
此桥位于西堤平桥北侧,为单孔石桥
桥上是一座四方形的重檐攒尖顶的桥亭
“练”是白色的丝织品
此处形容湖水清净如练
站在练桥上面观望
南湖岛、十七孔桥、佛香阁中轴线建筑群
治镜阁、畅观堂、藻鉴堂等环桥景致
都能一一收入眼帘
夏日练桥西面的藻鉴堂湖中
盛开着一片片红白荷花
乾隆时期这里就是观荷花的好地方
(现在其栏杆均为后建)
建于乾隆时期
桥基石质,三孔,均为方孔
(清漪园被焚后所照)
此桥历经劫难
一是名称的更换
此桥清漪园时期被乾隆命名“柳桥”
不知何故
此桥与西堤的界湖桥,相互易名了
二是桥亭被毁
清漪园西堤六桥中五座桥均有桥亭
(玉带桥除外)
而且样式各不相同
只是此桥亭1860年被毁后
光绪朝没有复建,直到今天
三是清漪园时期此桥栏杆是石质的
光绪朝重修时改为木质栏杆
建国后又改为石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