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黛瓦的民居依山傍水,村边的主干道和穿村而过的石渎溪两岸绿树成荫,350亩的蓝莓采摘园和散布在村里的20多个景点形成一幅全景乡村旅游图。
依托蓝莓产业,浙江绍兴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通过环境整治、古建筑修缮、景观改造提升、民俗文化活动的展演等措施,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将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建成初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近日,记者深入上下文村,对该村近年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从报纸上寻找产业商机
“村集体经济年收益不足万元,7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耕地一块接着一块被抛荒。”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说,自己2008年当选上任,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强村富民的产业路。
种茶叶、开酒厂……杨七明带着村干部考察了一项又一项,但多次开会讨论后这些项目都被否定了。后来,机会在一次偶然看报纸的时候出现了。
“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过,但当时觉得报纸上介绍的蓝莓就应该是村里苦苦寻找的产业。”村主任杨坚说。
决定了建设蓝莓基地后,杨七明带着村民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栽种技术,并收购种苗第一期栽种了150亩,同时引进技术人才进行管护指导。
蓝莓挂果获得丰收后,村党支部又注册了商标,通过微信公众号、农民信箱、新闻媒体等途径扩大宣传,同时主动联系客户,打开销路。
然而,鲜果销售一方面保质期短,另一方面附加值低,而且品相不好的果卖不出去只能白白扔掉。面对这一问题,村里又吸引投资,建设了蓝莓深加工基地,聘请专家成立了蓝莓研究所,研发新产品,打造产业链。
“看,能加工成蓝莓干、蓝莓酥、蓝莓饮料、蓝莓啤酒等等。”在村蓝莓展示中心,驻村指导员郭恬玮指着已开发生产的蓝莓加工产品说,目前村里已经将蓝莓种植园扩大到350亩,“蓝莓休闲采摘游+蓝莓鲜果出售+蓝莓加工产品”的产业链条已形成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渠道。
不过,杨七明认为,蓝莓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仅可以向下延伸,也应该向上发展育苗业。目前,村里创立的蓝莓种苗培育基地经过技术攻坚,已实现了蓝莓的无土栽培育苗,2017年育苗3500万株,预计今年育苗能力可翻倍,达到7000万株。
“生态+文化”绘出旅游全景图
上下文村既有古民居、古厅堂、古祠堂、古寺庙、古桥梁及古田畈、古溪堰等众多明清文化遗存,诸暨小抗大“渎溪乡校”和金萧支队活动点“西林禅寺”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有水系山林等景色优美的自然资源。
“这是我们最为独特而宝贵的财富,但多年前环境的脏乱差却让这些资源一直处于沉睡状态。”杨七明说,“只有让山青水绿,才能让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2008年,村里先是对村前的半月湖进行了治理,打通进出口让死水变成活水,又在周围栽种了多种树木花卉。后来又立足古建筑白墙黛瓦的特征,以“水墨上下文”为主题进行规划,多方筹措资金,陆续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亮化、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路边花坛绿化提升、主干道绿化及节点景观建设、河道绿化治理、古建筑修缮粉刷、蓝莓展示中心建设、湿地公园及花海等多项工程,并为每家每户都配置了分类垃圾桶,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尽量不破坏农村原有的建筑,采用具有乡土气息的元素与符号,体现生态特色和自然风貌,让村庄宜居又宜游,是我们所有工程都遵循的原则。”村委委员戚祝英补充说,整治修缮工程共挖掘和建设了洪丰水库、特色古居、怀瑶亭、双柳庵、原生态游步道、乡野农庄、四季花海等28个景点,“保留的古建筑可谓是一个乡村艺术的博物馆。”
2017年,上下文村在产业发展和村庄美化的基础上,又将建设美丽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鼓励发展农家乐,举办蓝莓文化节,开展地方戏、舞板凳龙、“村晚”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当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土地股份合作让村民充分受益
“发展集体经济和建设田园综合体要依靠村民的力量,也要让全体村民成为切实的受益者。”杨七明说。
其实早在2010年,针对农田大片荒芜的情况,村两委就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蓝莓种植,以村级自主经营的方式实现了土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014年,上下文村又在诸暨市农办的指导下,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原来的土地流转机制转变为股份合作机制。农民以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按股权保底分配,年终再视经营状况按股权进行二次分红。
“2017年,392户村民实现了每亩每股1000元的分红收入,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0元。”杨坚接着介绍说。
同时,为保障村民的利益,上下文村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在民主决策上,严格落实村五议两公开制度,创建工作通过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通报情况,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村务管理上,坚持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对村财务执行情况及办实事落实进度定期公开,增强透明度。
“只有紧紧围绕群众急于解决的问题抓落实,办实事,提高群众对创建的认可度,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创建,参与创建,提高创建效果。”杨七明说。
对村里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和田园综合体的创建,63岁的村民杨敏芳说他感到很自豪,而有游客来旅游,自己家里酿的烧酒也可以多卖出一些。
在蓝莓采摘的季节,村民杨满琴和何三媚主要负责分拣包装。“家里的土地有了流转的租金收入,年底还能分红,而且不用外出在村里就有了就业岗位。”她们说,“来的游客多了,收入一定还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