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小时候盼过年,年纪大的人怕过年,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天天像过年,年味渐渐地也就趋于寡淡了。不管怎么说,吃了腊八饭,还有二十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年味渐浓,关于过年的话题也就更加撩人兴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亲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而年轻的民族,关于过年情结,千百年来一脉相承。春运期间,看看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处处人头攒动,排队买票,搭车返乡,回家过年。年年春运大潮席卷神州大地,对于承担着客运主力军作用的铁路大动脉的承载能力犹如一次次大考。传统意义上说,中国人过年过的是农历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打六九头,立春的节气往往在过年之前,所以习惯上把新年伊始的农历一月一日叫春节。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