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版
  • 绿色绥中|绿色|绥中|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绥中县现代农业联合会


  • 网站首页
  • 政府扶持
    绥中概况与动态
    政策导向与扶持
  •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资讯
    现代农业技术
  • 农业休闲旅游
    文化历史传承
    风光景点掠影
  • 现代农业联合会
    联合会动态
    联合会服务
    下载中心
  • 绿色绥中平台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大农业产业
  • 农业管理平台
  • 关于我们
    平台介绍
    联系我们
  • 绿色商城
美丽乡村

乡村美食
风土人情
乡村旅游
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美丽乡村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古村来了专业设计师

  核心阅读

  东梓关村,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临富春江而建。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政府决定对部分老宅进行回购,统一规划修缮,并对村民回迁安置。东梓关村请来专业建筑设计团队,以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水乡为设计灵感,重现梦里水乡。如今,东梓关村犹如一幅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墨画。

  

  “我们如何共同生活”是2020年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世界建筑艺术与学术界颇具影响力,今年,来自杭州的建筑师孟凡浩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受邀参加主题展的建筑师。

  “这次展览的主题强调社会性。”在位于杭州的工作室,孟凡浩介绍,这几年,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城市与乡村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城乡生活的融合共生是我坚持的建筑设计理念,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作品得到了主办方的青睐。”

  我们如何共同生活?孟凡浩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打破边界、跨越壁垒,建筑设计需要先行一步。”

  平衡保护与利用

  此前,由孟凡浩与团队设计打造的杭州东梓关回迁农居备受好评,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目的地。建筑之外带来的各种效益,不仅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也让行业内外的更多人认识了孟凡浩。

  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的东梓关村临富春江而建,在郁达夫笔下,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民风淳朴……发达的水运曾让村子繁华一时。

  然而,近些年,东梓关村像许多古村落一样,面临着村落“空心化”,杭州市规划局富阳分局副局长盛国宏坦言:“那时这里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2014年,东梓关的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工程被提上日程。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政府决定对部分老宅进行回购,统一规划修缮,并对村民进行回迁安置。该安置项目成为杭州首个“新杭派民居”示范项目,建筑设计任务则落到了孟凡浩团队的肩上。

  “这是篇命题作文。”回忆起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的建造历程,孟凡浩直言压力不小。项目要求农居统一盖成3层楼高,每户落地面积不能超过12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不得超过1500元。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可推广性。“既要实现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又要满足村民居住要求。”孟凡浩说。

  挑战远不止于此。“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自己对于新建农居的理解与当地村民有着很大的出入。”孟凡浩说,相比年久失修的老宅,原住民更向往城里的楼房,“他们希望拥有如城市一般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

  “古村落要保护,村民则向往现代生活,想要两者兼顾其实很难。”孟凡浩坦言,“如果只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村民不愿意搬进仿古的旧式农居,这样的建筑缺乏生命力。”这成了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古村落与村民之间的共生——既要留得住人,又要留得住乡愁。

  优质设计介入乡村

  如何写好这篇命题作文?孟凡浩和团队几乎每周都会进村调研,征求村民意见,最终明确了设计定位:以低成本兼顾设计感,实现生活品质改善,并且不打破原住民的生活习惯。

  在前期考察中,孟凡浩发现当地村民还保留着在院子里洗衣、用土灶做饭的生活方式。于是,他在设计中有意利用院落保留住这份淳朴民风,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

  起初,原住民对这样的设计与“新杭派民居”的理念并不买账。当时,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大多建起欧式风格的“小洋楼”,这样的风格成了村民心中富裕、气派的象征。

  然而,这样的楼房并不符合村庄的历史文化风貌。团队决定“抛弃一味地仿古,用抽象线条来展现传统农居的神韵。”孟凡浩说,团队以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水乡为灵感进行设计,一幅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墨画在东梓关村徐徐展开,近看温婉大气,远看连绵如云,东梓关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梦里水乡”。

  这是孟凡浩与团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为农民设计的住房,对于“设计师下乡”,他有着自己的见解:“如今,大量优秀的设计力量介入乡村,高水准的设计从城市涌入乡村,这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可喜的态势。”

  东梓关村修缮完成后,新媒体的推动为村子带来了关注度与大量客流,无形中也改变了村民对建筑的认同感和价值判断。在孟凡浩眼中,建筑本身只是载体,是为了让东梓关村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拓展建筑价值外延

  保护传统村落要结合新产业,实现更新改造,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历史价值。随着超市、村民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逐步跟进,原住民回归,游客纷至沓来。

  回迁房落成,在富阳打工的村民朱勇杰回到了东梓关。他装修了茶室、天井小院与卧房,取名“茶言居”,开起东梓关第一家对外经营的乡村民宿。

  如今,又有多家设计工作室进驻,村庄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现在看来,回迁农居带给东梓关的远不止住房这么简单。”盛国宏感慨道。

  谈及建筑带来的社会效益,孟凡浩说:“对于传统村落,‘标本式保护’的生命力往往很脆弱,只有发展才能实现更好的保护。”孟凡浩也有意打造了开放式的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为建筑物注入生命力,让“被保护的古村落也能拥有烟火气”。

  他认为,都市人有向往田园生活的情结,“但教育、医疗等基本资源也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要把优质公共资源与配套引入乡村,才能避免农村的‘空心化’。”

  “更重要的是为原本沉寂的乡村带来外延效益。”孟凡浩说,东梓关村的有益尝试,还为村子带来了不错的社会关注度与经济效益。

  孟凡浩觉得,“建筑师远不只是盖房子的人,还要有社会责任感。”从业15年,孟凡浩对于建筑师的身份认同也在发生变化。他说,建筑师与艺术家一样,有责任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实践来回应问题、表达立场。“传统建筑师相对单一、单向地解决问题,现在的时代背景强化了建筑师的‘组织者’角色,要求综合性团队更加复合、多维度地开展工作。”

  “建筑已不仅是空间上的定义。”孟凡浩说,建筑会成为一种媒介,产生空间之外的价值外延。


点击次数:960   更新时间:2020-04-17 14:04:16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 特征鲜明的屈家岭文化   下一条: 走进王岗村,体验不一样的布依族民俗

相关文章

  • 河南省25个省级传统村落将获财政补助资金
  •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 的实施意见
  • 联想佳沃推出新农人+粉丝模式 原来社群电商是这样的
  • 特征鲜明的屈家岭文化
  • 汤森路透拟35.5亿美元出售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
  • 农业农村部部署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
  •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平台简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辽宁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辽ICP备16000068号

辽宁省绥中县绥中滨海经济区 | 0429-6683347

Powered by MetInfo 5.3.3 ©2008-2017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