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与中国人的“饭碗”能否端牢息息相关。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年度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单独列出,这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尚属首次。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粮食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极其重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就是要通过体制改革、技术创新来掌握种子的主动权,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中。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好种子问题就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增产靠单产的增加,其重要贡献就是农业技术的提升,其中种子功不可没。”姜文来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其中,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种业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发展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把品种入市权交给企业、评判权交给市场、选择权交给农民,极大激发了种业发展活力,资源保护利用能力、种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持续显著提升,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种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种业根基。
当下,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核心性、引领性地位日益突出。可以说,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赢得农业竞争优势,迫切需要种业优先发展、率先突破。因此,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迫在眉睫。
种源“卡脖子”等问题亟须重视
虽然我国种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仅就种业科技创新水平而言,有专家指出,当前,跨国种业已进入“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而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不仅如此,在可以自主创新的领域里,我们又有一部分种源要从国外引进。如果一旦没有了种源,我国的自主创新就要“卡脖子”,无法继续推进。这些差距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亟须重视。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来自国内,育种群体遗传基础狭窄,选择空间有限。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占全球1/6,但鉴定选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我国农作物育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生猪、奶牛等畜禽品种多世代持续规范的性能测定和选育体系亟待健全。
“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就是要掌握种子的主动权。”姜文来表示,种子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种子的主动权,将能极大地避免我们受制于人,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让我们能更好地端牢“饭碗”。
因此,姜文来建议,一方面要建设好种子库,为粮食安全储备好种质资源,保护种质的生物多样性,避免种质资源的遗失;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种子的比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种子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打好种业翻身仗
值得注意的是,从种质资源来看,我国虽然本土种质资源丰富,但创新利用效率并不高,我国虽然是种质资源大国,但却不是种质资源强国。从研发和生产来看,我国科研育种人员有很多,但产出转化效率却不高,科研育种和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两张皮”现象。
“一方面,我国的育种创新能力较低,很多种业品种研发主要依靠科研教学单位,科研与生产脱节。另一方面,我国育种企业竞争能力较弱,数量多但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足。”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
事实上,我国种业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很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些研发主要集中在低水平层面上,缺乏突破性的成果。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突破性的技术攻关往往需要投入高额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即便投入高额成本和时间,产出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白忙一场”多是常态。
“打好种业翻身仗,必须跳出种业看种业、跳出科技看科技,关键还是要不断深化科技和农政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认为,振兴民族种业,打一场漂亮的种业翻身仗,一定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让数以百计的科研机构以及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参与其中。“只要有充分的市场回报,企业和科学家一定会形成自主联合,而不需要政府伸手去‘捏合’。”
针对科研育种和产业发展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吴德表示,可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技人才从科研教学单位向企业流动,使其研发方向更多向商业化育种方向发展。“技术人员要放缓心态,以工匠精神从传统的单一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和符合农民、种子公司、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需求的方向发展,培育出市场喜欢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