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素有农业“芯片”之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近几年,于家务回族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小镇,突破种植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改革,提升育种技术和实力,将农业“芯片”握在自己手中,在现代种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通州国际种业园区的大厅内,醒目的写着“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简单的一句标语却道出了种业园区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和初心与使命。近几年,于家务回族乡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注重农业发展,以打造“国家种业硅谷、科技农业小镇”作为战略定位,通过发展农业领域的高精尖产业,建设种业创新示范区。十年间,通州国际种业园区共落地四家科研院所,六十余家种子企业,园区注册企业有九百余家,此外,通州国际种业园研发中心将于今年春季启用。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2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竣工。
种业园区董事长刘宝平说:“现在这个园区研发楼发上要投入使用,力争把国内这些小、散的种子企业能抱团聚集在一起,把他们现有的知识产权能在进一步的整合,形成大家更有竞争力,现在也引进一些人才来参与这些品种的提升上,解决卡脖子问题。”
2020年,于家务回族乡先后举办了第九次线上的种业博览会,玉米博览会、番茄擂台赛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会。种业园区培育的玉米品种绿色环保、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不需要打农药,不需要使用太多肥料,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为千万农民朋友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刘宝平说:“通过这些博览会的举办能推动也拉动种子企业的销售,从整个园区规划我们也在积极申报国家农高区,能让更多的科研院所落地这儿,今年新的十四五规划当中,两个国家级的实验室在这儿落地,相信未来于家务种业科技园区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未来,通州国际种业园区将以高端种籽育繁推、航空育种、基因科技、农业智能等为核心内涵,以种业中试研发、企业总部、展示交易、科技服务为主要功能,以实现国家种业安全战略为己任,带动京津冀科技农业的协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