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育种农业无非是科研人员戴着草帽、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眼观手捏”的老把式,完全与“高大上”、有趣好玩沾不上边。但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可就错了。
从低镉育种到航天育种:让农产品更安全更好吃
最近几年,各地相继出现的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使得安全成为购买农产品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治理污染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那么有没有一种捷径来保障人们吃上安全的大米蔬菜呢?答案就是低镉育种。
在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张玉烛所长带领团队通过将数十个水稻品种分布到不同地区进行对比性种植后发现,不同水稻品种对重金属的阻隔性差异很大。
“我们已筛选出湘早籼32号、株两优819、湘晚籼12号和湘晚籼13号等4个低镉品种,这些品种在湖南已种植了几百万亩。”张玉烛告诉记者,未来几年,还将有几个全新的水稻和蔬菜品种投入实际生产。
除了吃得安全,还要吃得新奇。在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育种基地里,由神州四号飞船搭载的太空五彩椒、魔鬼辣椒、云图Y2圆椒,以及航天小西红柿、水果南瓜等数十个航天种苗长势良好,再过一个多月,这些从太空“遨游”回来的航天种子将结硕果。
据基地主任巩云翔介绍,与普通种子不同,“太空种子”经过宇宙辐射、微重力等多种因素对其诱变。科研人员进行多代选育最终获得的优良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抗病毒能力强。目前,基地选择了适应海南气候条件的13个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近9000亩。
从院所育种到企业育种:让科研真正变成生产力
在2011年之前,我国的育种主体是科研院所,由于以完成科研任务为首要目标,培育出来的品种要么同质化严重,要么与市场需求脱节。2011年之后,国家将企业确立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
科研成果必须“走向市场”。2006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张青带领团队扎根辽宁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致力于设施蔬菜种苗的选育。几年来,张青团队成功育成39个蔬菜新品种,涵盖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西葫芦、甜瓜6大作物。全国推广面积超20万亩,带动全国农民增收12亿元。
隆平高科副总裁、隆平种业科学院院长杨远柱告诉记者,以前一个科研单位往往承担几个课题,课题之间、单位之间重复着同样的研究,结果就是种子同质化十分严重。
“商业化育种把各环节分解,就像汽车企业一样,不同的车间制造不同的零件,最后进行组装,真正实现大规模、高通量、标准化育种。”杨远柱介绍,隆平高科最近几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从2007年至今共向全国市场推广的自主培育品种超过140个,每年种植面积都在5000万亩左右。
据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种子企业已由2011年的8700多家减少到5231家。前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其中,6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大多设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和育种方向决策委员会,企业研发人员越来越多。
从传统育种到分子育种:育种农业华丽转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止一次强调,未来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非分子手段莫属。
湖南华智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曾在美国从事多年分子育种研究。在他看来,相对传统育种通过肉眼观察样本、人工搜集数据来说,分子育种可谓真正的“高精尖”。“通过对种质资源的搜集和对基因的分析,分子技术不仅可以做到精准育种,还能将育种时间缩短一半。”张健说。
2013年,在农业部倡导下,数十家育种企业联合成立一南一北两个分子育种平台,分别为水稻育种企业和玉米育种企业提供分子技术支持。
为育种企业提供保障的还有制种基地。目前我国划定了西北、西南和海南三片制种基地。农业部共认定57个制种大县(市),其中水稻制种大县的制种量占全国的55%,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的70%。
在海南省,南繁育制种基地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600多家单位或企业,基地面积已突破20万亩。南繁基地的功能已由过去的加代繁殖为主向科研育种、制种繁种、纯度鉴定等多功能转变。
如今,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已经成型。随着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化道路越来越明晰,我国育种农业将迎来“破土而出”的黄金时代。
王宇 周勉 周慧敏 张逸飞 连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