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现在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亟待解决。”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将关注点放在了“火热”的特色小镇建设上。
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
“概念泛化、标准固化、规划虚化、实施弱化、考核简单化,这些都成为目前特色小镇建设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朱奕龙曾对多个特色小镇进行了相关调研。他发现,特色小镇本应是“非镇非区”的创新发展模式,但目前有的地方把产业园区包装成特色小镇,有的地方在风景区内圈地建特色小镇。除省级特色小镇外,各县市也争建特色小镇,有的地区甚至提出要创建百个特色小镇的目标。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地政府“争牌带帽”观念较强,存在前期策划过度包装,主导产业实质性项目少的情况。“有的地方为应付申报创建的投资要求和功能要求,在小镇规划时为‘功能’拼凑设施,为‘投资’拼凑空间,导致小镇形象雷同现象普遍。”再加上一些地方采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特色小镇进行考核,更不利于体现特色小镇的“特色”。
针对这些问题,朱奕龙建议,特色小镇创建应遵循“少而特”、“少而精”的原则,对目前倡导的创建标准作出必要调整。
他提出,可以围绕“主题-功能-空间”深化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例如,主题要体现“新、亲、深”。
朱奕龙解释说,“新”,就是找到区别于其他小镇而又符合自身特色产业主攻方向的切入点;“亲”,就是抓住符合自身产业方向中最具有地域特点的要素;“深”就是将内涵深度挖掘出来。
对于特色小镇的评价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指挥棒”。因此,朱奕龙建议,要从实际出发完善各类特色小镇的分类考核办法。
例如,在创建申报初审阶段,从规划符合性、功能内涵、投资建设、扶持政策等方面重点考核小镇的准入符合程度;在建设阶段,从完成投资、建设进度、功能形象等方面重点考核小镇的建设推进程度;在建成运营阶段,从税收、亩均产值、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运营效率等方面,重点考核小镇的产出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