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盛夏时节,走进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大棚,满眼绿意,郁郁葱葱。一个大棚里的一垄垄西红柿,已经结出了鸡蛋大小的青果,长势喜人。说起今年的西红柿,正忙于管理大棚的赵秉山说:“今年大棚西红柿的行情非常好,每斤能卖到两元左右,再有七八天基本就能上市了。这批西红柿将给我带来上万元的收入。”
蔬菜村位于海林市城郊,是蔬菜生产专业村,全村家家户户都有蔬菜大棚。据了解,蔬菜村蔬菜棚室面积258.9万平方米,其中温室1399栋,大棚2735栋。年均产各类精品无公害绿色蔬菜1.3亿斤,其中出口俄罗斯等,外销上海、广州等地8000多万斤,创收超亿元。被评为国家级蔬菜棚室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和黑龙江省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
“从普通的大田种植转到棚室蔬菜,生产成本增加不少,心里也没啥底。”回想刚开始建棚室蔬菜时农民于大姐说。针对村民的疑虑,蔬菜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窦乃兴和村干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不仅帮助建蔬菜棚室的农户优先贷款,还出资解决了蔬菜小区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这些措施点燃了大家发展棚室蔬菜的热情。窦乃兴算了一笔账,一个标准大棚(800~1000平方米)均按二茬(果、叶类菜按茬种植)计算,每个标准棚室产量达到3万多斤,平均售价1~1.2元每市斤,一般收入2.5~3万元以上,净收入2万元左右。现温室标准都在400平方米以上,主要用于育苗生产和3~4茬蔬菜生产(冬春季生产),一般亩产3万多斤,收入4~5万元,净收入3万元左右。综合看,搞棚室设施蔬菜生产风险小、投资回报率也好于其它产业。
蔬菜村已建成黑龙江省村级最大蔬菜出口外销基地之一。为让蔬菜生产走上一条“以品质保品牌,以品牌增效益”的良性发展之路,蔬菜村从品种选用、技术服务、环境检测等环节入手,引导村里生产统一品质的优质蔬菜,对西红柿、彩椒等10多个蔬菜注册“威虎山”、“海浪河”商标品牌,建立海林市蔬菜交易市场,成立蔬菜绿缘合作社和经销公司。 毕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