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抵押和担保,农业“贷款难、贷款贵”成为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如何让农民贷得起、金融机构愿意贷?近年来,在农业部等部门的引导下,各地不断探索金融支农路径,利用财政资金,通过信贷担保和贴息、业务奖励、风险补偿、费用补贴、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发挥了“四两拨千斤”、“小钱撬大钱”的作用。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金融支农活水来”专栏,报道有关省市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支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好成效,敬请关注。
开栏的话
“新一轮的‘政银保’政策什么时候能出来?”8月初,一见到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农信社“三农”贷款专营中心经理肖建明,芦苞镇刘寨村种养大户莫丽霞就迫不及待问道。“很快了,放心,政策不会做太大调整。”一旁的三水区农林渔业局经管科何科长一番话,让莫丽霞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100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水果协会秘书长苏春强则正在为与市农业局副局长钟国活的一场会面而紧锣密鼓地准备材料。一天后,当他将希望能够获得“政银保”贷款的意愿表达出来的时候,被告知今年的放款额度已近饱和,还有5家正在排队。
在广东,“政银保”正在成为农业经营者眼中的香饽饽。“政府担保+贷款保险+银行信贷”的运作模式,在实现以财政资金撬动银行授信、以银行贷款拉动农业发展连锁效应的同时,也在资金效应的几何倍数放大中,成功突破了曾经凝固在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处的融资坚冰。
2014年开始,广东省财政将以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安排5000万元贷款扶持资金,实施农民合作社“政银保”项目,预计撬动金融机构贷款7亿元。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211家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申报,累计申请贷款金额5.56亿元。用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顾幸伟的话说,“政银保”已经成为破解农村融资难的一把“金钥匙”。
贷款风险三方分摊
“政银保”生根南粤,始自三水。历经5年探索,两轮政策调整,“政银保”已经成为这个珠三角农业大区“三农”转型发展的资金燃点和机制亮点。2006~2008年,三水区连续经历台风、猪高热病、雨雪冰冻灾害等轮番重创,复产资金缺乏、融资能力不强的短板,让区内农业经营主体恢复元气举步维艰。2009年,三水区农业部门在多方取经后,最终培育出了“政银保”这枚“良种”。
“在上海、天津等地,政府设立基金为农户建设温室大棚提供担保,我们只不过在政府与银行间加入了贷款保险公司这一中间环节。”三水区农林渔业局副局长何永坤告诉记者,本轮“政银保”政府担保资金规模为2000万元,按照1∶10的比例,可以撬动银行授信规模2亿元,每笔贷款的保费比率为2%,“其中一半由贷款企业或农户负担,另一半由政府补贴。”
在赔付责任划分方面,三水区在政策制定中最大限度寻找政、银、保三方的利益契合点,合理分摊风险:保险公司每笔赔付免赔额为贷款额的20%,赔付最高限额为年度保险保费总额的150%;当贷款(本金)发生损失时,免赔部分由合作银行负担;在合作保险公司年度赔付总额内,合作保险公司承担其余损失;年度赔付总额超过最高限额时,超额部分由合作银行承担20%,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担保资金承担80%。
记者见到莫丽霞时,她正准备将115头猪出栏。虽然价格刚刚回暖,但莫丽霞对今年的经营状况并不悲观。“除了养猪,我还养兔子、蛇、鱼,种植粉蕉、龙眼,什么‘周期’都不怕。”她说。2009年,占地28亩的猪场还是莫丽霞的全部身家;而今,占地128亩,数排养殖圈舍、5个连片鱼塘组成的大型基地,画出了莫丽霞事业的上升曲线。
2010年拿到的首笔48万元“政银保”贷款是其中的关键拐点。“无抵押,利率低,放贷快。”提起“政银保”的优点,莫丽霞如数家珍,“还可以循环贷——随贷随还,分次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