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周恩来总理以“竹荪芙蓉汤”招待美国特使基辛格,而使竹荪斐声中外。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竹荪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作为竹荪中“极品”的冬荪也成为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研究的新热点。在日前举办的2016第四届全国天麻会议“冬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产、学、研界的一线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对大方县冬荪产业发展做了相关探讨,挖掘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01
竹荪产业将步入大发展时期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珍稀食用菌,素有“菌中皇后”的美誉。其营养丰富,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减肥等多种功能。竹荪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目前供人工栽培的主要有四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竹荪种植见效快、效益高、适合家庭种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林衍铨在论坛上说,培养料可用竹屑、木屑、农作物秸秆等,原料来源广泛,属循环低碳经济,是一项当年种植当年获益的短、平、快项目。近年来,由于种植竹荪产量、价格高,收益大,且适合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难以外出务工的农户种植。
如今,安全性、营养健康性食品蓬勃发展,各类具有预防、治疗疾病或有助于病后康复等调节身体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竹荪作为菜肴,具有一种独特的无可比拟的清鲜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竹荪产业能够在市场立足的基础。“基于消费需求的趋势,竹荪产业链条发展迅速,竹荪酒,竹荪面条,竹荪多糖,竹荪饮料,竹荪调味料等产品层出不穷,竹荪产业化发展也将会步入大发展时期。”正是基于对竹荪产业前景的信心,宋源才开始了竹荪种植的尝试。
林衍铨坦言,竹荪种植过程中最难攻克的两大问题是连作障碍和病虫危害。连作障碍将导致菌球数量减少、产量严重下降、品质明显下降、生产状况变差,严重时甚至绝收。而对于连作减产产生的原因至今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释,原因可能为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土壤酶活变化、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自毒作用等。而黏菌、烟灰菌这些病害,要以预防为主,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他特别强调,在原基形成后至采收前,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此外,林衍铨表示,同质化现象严重、加工产品较少,缺乏品牌等都是竹荪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谈及现在急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应加强优良栽培品种选育、加强竹荪采后生物学及保鲜技术研究、加强竹荪生物活性物质解析、加强相关保健及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并探明竹荪有效成分活性作用的途径与机理,为进一步开发新药和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刘雄表示,想要继续延伸竹荪产业链,进一步推动竹荪产业发展,就必须克服以上问题,加强对竹荪产业的整合以及提高种植加工技术,在发展竹荪烹饪原料市场供应的同时,针对约占总产量10%的残菇以及菌托、菌盖等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如多糖口服液、天然防腐剂、化妆品等,是未来开发利用的方向。
02
大方冬荪将引领种植新潮流
冬荪,即无裙竹荪,近年来,逐渐成为贵州大方地区新的种植潮流,同时大方也成为了全国冬荪的主要产地,被誉为“冬荪之乡”。随着冬荪产业的日渐发展,“冬荪”成为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研究新热点。“以前冬荪主要靠野生采集加工为主,但随着贵州人工无裙竹荪(冬荪)的研制成功,无裙竹荪的产业化生产成为必然。”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刘雄在论坛上如是说。
研究表明,冬荪的菌柄可入药,药性为甘、淡、性温,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痛;有明显的保健功效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降低高血压病、胆固醇、及多种神经、血管疾病发生;同时,有活眦祛痛作用,还具有抗癌活性。
冬荪在国外,如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超市里常有新鲜或者腌制的冬荪销售,国内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从2011年开始,收购中药材的山货商大量收购冬荪,且价格是竹荪的两倍左右,当地野生资源不能满足收购商的需求。于是,部分农户开始人工种植冬荪,且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中共大方县委常委、副县长(贵州菌类学专家)朱国胜在论坛上介绍,大方县地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天然优势,优越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冬荪的生长发育,全县适合冬荪种植的面积约50余万亩。2015年,大方县及周边地区栽种了大约有2000亩,产量20吨,价格在250~300元/斤。
目前冬荪的主要栽培模式有: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大田直接栽培模式、大田玉米套种冬荪模式,以及天麻林下套种冬荪模式。朱国胜说,大方采用的利用天麻废弃菌材种植冬荪的栽培方法,实现了天麻产业和冬荪产业的连接,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秸杆作为部分添加物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既减少了木材的用量,又可以实现废弃秸杆资源化利用。
他还透露,2015年,由县科技办牵头,已将“大方冬荪”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已进入评审公告阶段。目前,大方已成立冬荪协会,并正朝着品牌培育的方向发展;冬荪地方质量技术标准也在编制评审阶段;冬荪品牌策划及品牌包装设计等也在进行。
03
三大问题制约冬荪产业发展
虽然冬荪市场潜力开始显现,冬荪将会成为大方县种植产业的又一个增长点。但中共大方县委常委、副县长(贵州菌类学专家)朱国胜却不无忧虑地指出,冬荪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种源较为混乱。大方县及周边区域冬荪主要包括蜂窝长柄型、光滑细嫩型和短柄肉质型三种,其中蜂窝长柄型产量高,但味道较差,市场价格较低;后两种味道较好,产量稍低,价格稍高。生产中多数菌种生产户自行采集竹蛋分离,很少有考虑选择品种进行定向培育优良品种,导致市场中种源非常混乱。
其次是栽培技术问题。“目前大方县冬荪栽培方法较多,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作为行业标准,导致农户实际操作时随意性强,影响冬荪产量和质量。”朱国胜说。
他分析称,一是用材量过大,木材的转化率低;二是覆土厚度不当,冬荪为好气性真菌,不易干旱的地方盖土宜薄,控制在3~5cm为当,易干旱的地方覆土厚度宜控制在5~8cm之间,播种早期宜盖薄,干旱时宜稍加厚;三是松针厚度不适宜,松针以盖2cm左右以不见土为宜,太厚会导致保湿过强,松针下很湿,会在松针上形成大量无效的冬荪原基,导致浪费营养,影响产量;太薄会导致冬荪蛋易受到太阳灼伤,易干旱导致冬荪原基形成受到影响。四是环境选择不适宜,不同季节播种的用种量、不同季节的栽培方法等理应各不相同,但实际生产中,这些方法并未被农户所掌握。
谈到行业的加工现状,朱国胜表示,目前对于冬荪的采收加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农户分散采收、各自加工,加工过程中主要用煤火烘干,少部分农户采用电器烘烤。这些烘烤方法温度不好调控,导致杀青时间长,冬荪会自然生长,组织密度稀疏,大大降低品质;用煤火烘烤无法保证含硫量不超标,还容易导致冬荪烤黄、烤焦,大大降低品质和价格。
这些问题都需要逐一去攻破。朱国胜表示,在冬荪栽培技术优化方面,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已完成冬荪栽培技术总结,申报获得专利1项;开展冬荪层架式发酵料栽培技术研究,已完成小试,进入中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