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湖南湘潭召开“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行动现场观摩会,总结交流该项目启动实施一年以来的主要研究进展与技术示范区建设情况,部署下一阶段推进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会上强调,各参与研究所及其创新团队要切实增强对该项目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不仅要产出科研成果,还要产出讲使命、讲奉献的科研精神。
陈萌山充分肯定了“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积极进展。他指出,协同创新局面初步形成,7个研究所、11个创新团队围绕同一个项目、本着共同目标,开展协同科技攻关,体现了创新工程的要义,做到了创新工作真协同、真行动。
陈萌山要求,要进一步加大措施,不断深入推进“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行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实行行政指挥与技术牵头双重领导管理制度,形成协同攻关的组织模式。二是要落实项目预算。提高协同攻关项目预算在创新工程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充分体现协同攻关的需要,同时根据考核绩效确定预算的规模。三是要建立协作攻关的科研机制。要建立专家咨询组,加强项目的总计设计,并根据项目的总体需要确定研究的命题与任务,无缝链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同时,各个参与团队的研究项目要与协同创新的项目两条线并行推进,真正形成分工协作、协同攻关的科研机制。四是要落实项目考核评价。要加大考核力度,并研究出台一套具体考核与评估办法。五是要抓好基地建设和管理。要把湘潭试验基地放在优先地位来落实,按照国家级标准加大建设力度,建成开放性、先进性、示范性的国家级平台。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基地管理机制,组建精干的管理队伍,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更好地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
“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项目自2015年启动实施以来,以“净源”、“失活”、“减量”、“低吸”技术为主要途径,开展协同攻关与技术集成,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首次证明水稻体内广泛存在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是影响大多数水稻品种镉吸收转运的关键通道,开发了一批削减稻米镉的叶面调理剂、微生物制剂和钝化剂;初步筛选出10余份稻米镉积累相对较低和较高的水稻品种;确定了水稻籽粒中镉元素的富集部位,开发了一种新型脱镉再造米工艺;建立了100亩综合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