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当前,靠拼资源、拼规模、拼农资投入的粗放式农业经营道路,已经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农产品不再追求越多越好,而是追求品质、效益、高附加值。今年寿光市提出,围绕发展“品质农业”,认真解决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龙头:结构调整
作为品质农业发展的重点举措,今年以来,寿光市全力推进“两改”,即旧棚改新棚、大田改大棚,进一步扩大蔬菜大棚种植面积。“两改”对农民来说,可以说是好处多多,首先便是明显增加收入,一亩小麦收入千元左右,而一亩大棚蔬菜的收入却要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借助“两改”,加快土地流转,还可以有效解决人地矛盾,解放生产力,大幅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就是在“两改”中受益的典型村。 桑家营子村全村耕地不足900亩,除了一小部分粮田,之前共有近400个大棚,平均一个大棚占地不到一亩,棚矮、老旧、效益低、土地利用率低是原来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据统计,全村有差不多300亩土地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同时,多年积压形成的人地矛盾突出,1100口人中,有180口人没有实际耕种土地。借助 两改”桑家营子村通过土地流转,重新对全村耕地进行了调整,重新规划建设了160个全新的大棚,标准高,土地利用率高,一亩地比原来增收至少2万元。
根本: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寿光农业“生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必须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在探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基础上,寿光市今年重点抓“两个体系”建设、“两个市场”整顿和“两类人” 的打击。
首先是加强监管和检测“两个体系” 建设。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强化镇村属地管理,加强镇街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加大抽检力度,内部检测不怕“亮丑”、不怕“曝光”,变送检为高频率、大范围现场抽检,特别是突出农村蔬菜交易市场、农产品物流园、高风险蔬菜品种等薄弱环节,发现的问题,全部通报到镇街、处理到个人。
其次是严格整顿农业投入品和蔬菜交易“两个市场”。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继续实施好农药经营告知制度,全面推行农资实名制,把全市所有符合规定的农资门店纳入服务平台统一管理,保证农业投入品质量。全面推行 “一票通”制度,建立健全进销货查验记录,逐步做到检测不合格、来源不明蔬菜的“零交易”。
第三严厉打击违禁农药销售者和使用者“两类人”。严厉查处违禁农药流动售卖、地下交易行为,一经发现,从重从严顶格处罚。加大生物农药推广使用扶持力度,对关键农药产品实施财政补贴,坚决杜绝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关键:组织化
今年寿光市提出,要大力推广菜农之家联合社的做法,积极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协会和联合社,探索建立以合作社为主体、以联合社为纽带、以社会化综合服务为支撑、覆盖全产业链条的产业运营组织体系,让农户抱团闯市场,力争 3 年时间,全市90%左右的农户纳入联合社体系。
扎实推进村“两委”领办合作社工作,优先加强对扶持目录内合作社、示范社的扶持,对有名无实的合作社要注销退出,对达不到规范化要求的,要取消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尽快组建农业发展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农业生产全程化的产业服务模式,加快由卖蔬菜产品向卖技术标准、卖解决方案转变,让“寿光蔬菜”继续引领全国农业发展。
核心:科技创新
建设农业强市,不可能以量取胜,必须加快构建“顶天、立地”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格局,提高农业产出率。
“顶天”,就是瞄准世界农业前沿科技,着力突破种子种苗。在抓好国家蔬菜种业基地研发中心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国家蔬菜工程中心、天津德瑞特、潍坊科技学院、蔬菜产业集团等种业研发龙头,加速推进商业化育种,切实解决好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力争3年内再培育蔬菜新品种20个以上,在全国打响种子种苗“寿光制造”品牌。
“立地”,就是持续推进“沃土工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以色列精准滴灌等新技术,加快组建土壤检验实验室,建立全市土壤大数据,进一步指导好农民科学用水用肥。下步,在每个镇街区选取几个村,作为“沃土工程”的示范样板,加大推广力度,从产地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擦亮寿光蔬菜品牌。
寿光市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