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面临发展的难题,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民习惯的种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需求,增收有限;作为生态脆弱区,环境资源的硬约束越来越紧,增产有限。农业发展的路该怎么走?近年来,杭锦后旗大力发展果树等经济林,延伸产业链条。农民生活富裕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政策支持,村民有奔头
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十一组有1000多亩耕地,多为沙质土壤。一直以来,村民们以种植小麦、玉米、葵花等作物为主,产量不高,人均收入一般。村民马树东说:“别的村发展得很快,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苹果园打过工的马树东有意种植果树,但一直拿不定主意,“一亩苹果梨能产1万斤,收入能达1万元左右。虽说比种老几样强,但担心种不好,怕有风险。”
“好政策帮我们解了难。”马树东口里的好政策是指杭锦后旗“农民自愿、政府补贴、部门指导、树随地走、受益归己”的支持措施。近年来,杭锦后旗充分利用项目投资和市级配套资金,又从本地财政中划拨资金,对经济林给予补贴支持,为农民解忧,激发种植积极性。
当地政府还引导种植户在经济林中间作套种番茄、青椒、小麦等作物,为农民增收提供双保险。马树东在果树中套种了40亩小麦、10亩葫芦、10来亩葵花,纯收入达12万元。“发展果树等经济林,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富民的有机结合。”头道桥镇镇长李文舟说,“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我们在民建村十一组规划了千亩果园,并结合当地‘十个全覆盖’工程,在高速路口、主干道沿线、村庄空地上都栽植了各种林果。镇上发展林果产业的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不错,群众的积极性特别高。”
科学规划,荒滩披“绿衣”
杭锦后旗沙海镇的荒滩盐碱地如今栽满大片的枸杞林,“枸杞耐碱,成活率高,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收入也多了。”村支书辛桂梅说。
村民徐程前是受益者之一,“我家有20多亩地,过去有时候连籽种钱都收不回。如今栽上枸杞,再过一两年就进入盛果期,按照行情算,每亩产干果四五百斤,每斤卖20元左右,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果树绿了荒滩,不少农民开始谋划发展观光农业。杭锦后旗林业局业务股股长王永明说,“果树开花时节,景色很美,农民和周边度假村、设施农民园区、养殖小区等合作,发展农家乐、采摘果园,拓宽了增收渠道。”
“实现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避免一拥而上,同质化竞争。” 杭锦后旗林业局局长冀丕智说,按照全旗规划,北片的沙海镇等地打造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南片的头道桥等地以梨树为主,中片的陕坝镇周边地区以小杂果为主。目前,全旗的经济林面积达到4868公顷,其中梨树面积是664公顷,枸杞4200公顷。
冀丕智说:“近年来,全旗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迈进,当地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1%。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城乡绿化造林力度,全旗新增森林面积20万亩。”
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