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以感染,动物中猪的感染最普遍。该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因此多出现在蚊虫活动旺盛的夏秋季节。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发生感染,感染率高、发病率低,隐性感染者居多。隐性感染猪只在感染初期有传染性,因此发病猪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
症状表现一般6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居多,常突然发病,患病猪体温高达40℃~41℃,食欲减退,喜欢喝水,粪便干燥呈球状,表面覆有灰白色黏液,尿液深黄色;继而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或四肢痉挛,肢体震颤,关节肿胀;或后肢麻痹,走步跛行;或磨牙吐沫,摇头转圈,盲目冲撞,最终因麻痹瘫痪而死亡。妊娠母猪感染后,常有高热、流产、畸形胎、死胎、木乃伊胎及子宫炎等。公猪常发生睾丸肿胀,多为单侧性,局部发热,有痛感,数日后开始消退,多数缩小变硬,丧失配种能力,致母猪屡配不孕。
剖检可见母猪子宫内膜出血、水肿;早产仔猪多为大小不一的死胎,黑褐色,小的干缩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暗褐色,皮下出血、胶样浸润。存活仔猪脑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多,皮下水肿,多个内脏器官出血、肿大和坏死。公猪可见睾丸实质性充血、出血和有坏死灶;睾丸硬化者体积缩小,与阴囊粘连。
治疗方法发病猪应立即隔离,栏圈用具进行严格消毒,严格处理死胎、胎盘及阴道分泌物。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如降低颅内压,镇静、退热等。可用抗生素或磺胺药防止并发症,同时加强护理,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具体用药及急救方法请咨询当地兽医。
预防方法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干燥和通风,消灭蚊虫(包括越冬蚊虫和早春蚊)和孳生地。可喷洒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灭蚊剂或安置防蚊灯。对病猪要隔离治疗,猪圈及用具、被污染的场地要彻底消毒。对死胎、胎盘和母猪分泌物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易感猪群接种疫苗,一般在当地蚊蝇出现季节的前1~2月,后备种猪在5月龄后接种,母猪一般在配种前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