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早8时,在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孝西村的一片田地里,几名农民正挎着篮子撒着肥料,旋耕机在撒过肥料的田间来回奔忙,一片片土地很快变得松软起来。
“现在种地,大家都找合作社!”村民董香爱边撒肥料边说,“自从有了合作社,种地就是方便,机械化收种,一点不累人!”
董香爱提到的合作社是成立于2010年、拥有各类农机具103台(套)的耀州区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多年来,该合作社充分发挥现代农机化作业的节本增效作用,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入社的模式,实行统一现代化机械耕、种、管、收、存一条龙服务,使粮食作物复种指数达200%,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既让农民腾出双手解放了劳动力,又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等诸多难题;同时,在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该合作社曾两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2011年,该合作社负责人马爱国更是被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和全国劳模称号。
闲置土地入社 解放农民双手
马爱国说:“农户在土地入社模式中,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到机械化服务,都是由我们合作社来完成,所有费用均比市场价低,农户还可优先享受病虫害防治和统一收购服务。在土地入股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交给合作社,到年底可领分红,分到实实在在的面粉。此外,他们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工资按天计算,每天80元到90元不等。对于土地流转的农户,每年每亩可领到200元到1000元的流转费。”
今年60岁的董香爱将自家7亩地入了社,闲下来的她又到合作社打工挣钱。“以前人工种麦收麦的时候,一个月急忙干不完,把人还累得不行。现在有了合作社就是好,人不用下地,机械一天就干完了,省时省力又省心!”董香爱说,土地入合作社后把农民都解放了,上了年纪的人还可以就近在合作社打工。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农忙时回不来,给合作社打个电话就全解决了,现在种田也有“保姆”了。
“你外出打工,我替你种田。”合作社采用的这种创新服务模式成为不少农民的主动选择。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标准作业、订单收购等服务,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不仅实现粮食增收、农业增效,还能让农村留守妇女、老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外出务工者安心务工。
推广先进技术 带动农户受益
近年来,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示范推广小麦硬茬播种、玉米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闲田深松、免耕播种、药材精量播种和收获等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通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实用技术,使区域内粮食亩均增产50公斤,实现总增产50万公斤,增加产值100万元以上。
2018年,该合作社又利用孝西村土壤、光照、海拔等有利条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全程做技术指导,采用机械起垄、地膜覆盖、有机水肥一体化、人工栽植等技术,引进“秦薯5号”新品种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并带动社员和周边村民种植红薯200余亩。根据市场价格与农户签订保价协议,进行统一回收,每斤回收价为1.2元—1.3元,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天主要做好播种红薯的准备工作,天气预报明天以后都有雨,待雨过天晴,我们再在压实过的土梁上进行人工栽苗、机械铺膜。”马爱国说,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栽植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采用的是膜下栽植方法,这样可以预防倒春寒的危害,红薯还可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试种成功后,将向农户进行推广。
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得到推广,让更多的农户受益,同时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农机越变越“聪明” 智慧农业效果显
“有了这个检测仪,干活比以前轻松多了。我们在驾驶农机深松土地时,如果遇到深度不达标或者地下有石块的情况,仪器就会及时报警,不仅给我们农机手作业提供了方便,也对农机起到了保护作用。”从业15年的农机手吴建宁告诉记者。
为了方便管理,提高农机作业质量,2019年,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对部分大型农机具安装了智能检测仪。
“给大型农机设备安装智能检测仪,农机作业质量监测就好比有了‘千里眼’。这套监测信息服务系统采用卫星定位、无线通信技术和农机具状态监测传感技术,可以对农机作业位置、面积和深度等进行实时监控,便于及时掌握作业进度和质量。”耀州区农机推广站站长郭鹏说,“对农机作业实行信息化监测,标志着我们向农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又迈进了一步。”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杰表示,截至“十三五”末,铜川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45个,年作业服务面积超过6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5%以上,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04%。随着农机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代耕代种、生产托管和保姆式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机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中的骨干,成为种田稳粮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