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产业是全球数百万计家庭的直接经济来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麻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贸易物资。在我国,麻类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7月3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国际天然纤维组织共同举办的国际麻类多用途利用产业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分析了国际麻类市场与贸易现状,结合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麻类产业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世界麻类作物研发以及麻类多用途产业应用瓶颈破解与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麻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麻全身都是宝。科技充分发掘麻类作物多用途,麻在农艺设施、蛋白饲料、生物基质、环境保护、建筑材料、食品医药等方面大有用处。
麻类研究所在湖南常德西湖等地建立“麻改饲”推广示范基地。图为用麻饲料进行奶牛养殖。
实现“双碳”目标,麻类大有可为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研究员熊和平在大会上表示,重视发挥麻类作物突出的固碳作用,开发麻类多用途利用价值,麻类产业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中就可以大有作为。
熊和平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麻类产业趋势与建议》的主旨报告中指出,麻类作物对土壤、气候的适应能力强,在干旱、贫瘠、污染土壤中也能获得较高产量。由于麻类主要收获植物的营养体,在长期的育种选择下,麻类的生物产量普遍高于以收获籽粒为主的粮食作物:一亩苎麻可以收获1.8吨以上干物质,一亩红麻可以收获2吨以上,而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因此固碳能力突出,仅原麻的碳汇就接近600公斤/公顷的二氧化碳当量。麻类种植过程中,其根系、落叶在土壤中腐烂,转变为有机质,也增加了土壤碳汇。
熊和平强调,另一方面,麻纤维只占到一株麻5%的重量,“仅仅利用麻纤维,就意味着农民种植的麻有95%的物质通过生产损耗、废弃等途径被白白浪费”。严重浪费也就意味着严重排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提出“一麻多用”的理念,并研发麻类多用途技术,挖掘麻骨、麻叶这些“副产物”的新价值,高效加工为食物、药物、饲料、生物质材料等等。麻类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更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通过这种循环利用模式,显著降低了麻类生产的碳排放强度。
麻类动物饲料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一些麻类品种的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饲草,并具有易种植、耐逆性强等优势,可将其开发成为优质饲料。研究发现,苎麻茎叶粗,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20%,粗纤维含量普遍低于18%。同时,赖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钙等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饲草,更富含绿原酸、熊果酸、黄酮等生命活性物质,可成为草食动物的优质蛋白饲料。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麻类研究所就育成了世界上首个高赖氨酸含量的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继而研发了苎麻草粉、草块、青贮饲料、全价颗粒饲料等系列产品,配套了苎麻青贮饲料养殖肉牛技术、苎麻与肉鹅种养结合技术等,将原本苎麻纤维收获以后的副产物作为饲料开发利用,把单一的纺织原料生产转变为全株的综合利用,给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麻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瑞钦告诉记者,苎麻蛋白质含量高,亚麻富含黄酮、木酚素等抗氧化物质,黄麻叶子含有花青素,红麻籽富含必需脂肪酸和优质蛋白,麻类作物的这些营养特点决定其作为宠物饲料发展潜力巨大。比如以汉麻籽、油、花叶为原料的狗用保健饲料不但营养结构均衡、适口性好,而且能够舒缓狗的不安情绪。猫用汉麻保健饲料不易导致猫肥胖,还能使其更加健康、皮毛光亮柔顺。由于养分含量高,组成均衡合理,且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因此未来麻类宠物饲料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提升附加值加速麻类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麻类加工大国、消费大国,也是全球麻类原料产品的集散地、产业增值的主战场。目前麻纺产品以粗加工为主,高端精加工产品开发相对薄弱。我国麻类产品大多以原料(精干麻)、半成品(纱、线、坯布)等出口,精加工与高端产品较少,产品的最终附加值较低。
湖南大学教授杨宏林告诉记者,消费市场给麻类产品开发提出了新要求,由生活必须转向追求品质,由大众普遍转向个性时尚。同时产业竞争和成本上涨,迫切要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麻类产品多用途综合利用。麻类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在高价值纤维纺织品基础上,向新材料、健康食品、生物医药、轻简化可降解麻纤维膜包装材料等方向拓展。会上,来自乌克兰的专家介绍了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来自加拿大的专家分享了医用大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宏林建议,持续优化麻类品种,为麻类产业规模化、轻简化、多用途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聚焦高品质麻类纤维产品,加大多用途综合利用,打造麻类知名品牌。
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所长杨永坤研究员透露,该所正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天然纤维组织以及世界多国建立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以国际天然纤维组织落户麻类所为契机,领衔启动国际天然纤维产业研发计划,在麻类多用途利用以及产业全球规划与政策制定方面展现中国担当。“国家麻类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将筹备建立,为麻类产学研各界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