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宣布其创立的生鲜电商Dmall在没有Logo(商标)的情况下已获得IDG等1亿美元天使投资,而京东则宣布投资千万美元,战略入股水果电商天天果园。按照刘江峰的预期,Dmall的目标是5年实现盈利,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Dmall的前辈们目前还没有一家实现盈利。
负重前行的水果电商
仓储和物流特烧钱
尽管水果市场的万亿前景吸引着人们前赴后继地卖水果,但真正投身后才发现,卖水果尤其是网上卖水果并不是件容易事儿。
这些年烧钱成为水果生鲜电商的标签。水果电商烧钱主要在基础建设上,主要是仓储和物流,“而且不烧不行”。从市场份额来说,水果电商现在是蓝海,而从进入门槛来说,水果电商已经变为厮杀激烈的红海,因为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都是重资产模式,大家都在负重前行。
“做生鲜电商的老板们有一个相似的困惑,就是一不小心就把模式做重,比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原本外包给第三方配送企业,但却发现成本不但没降低,配送效率反而降低了,于是还得自己来,所以重资产运营并非个人意愿所决定。”新农商学院创始人辛巴指出,因生鲜行业的特殊性,现有的生鲜电商们一般都是把“上游+下游”一起做,基本都成了全产业链模式。
贴着成本线开打价格战
电商们基本都在赔钱赚吆喝
更为残酷的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生鲜水果电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生鲜电商价格战是贴着成本在打”,价格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一个生鲜电商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荔枝为例,进货价5元/斤,网上售价6元/斤,看似利润率达20%,但20%以上的货物在进货过程中就被损耗掉了,加上人工、物流成本,利润率微乎其微。运送不到40元的一单货,快递费就要20元。加上愈演愈烈的价格战,生鲜水果电商基本都在赔钱赚吆喝。
2012年被誉为生鲜水果电商元年,本来生活、沱沱工社、顺丰优选等一大波垂直生鲜电商横空出世,优质水果成了最大的卖点。过去几年不断有新玩家加入,也有老玩家轰然倒下。业内人士指出,倒下以及濒临倒下的生鲜水果电商大多数经营不善、内部管理出了问题。
盈利成为普遍性难题
最大的水果电商都没能盈利高
投入、价格战,再加上生鲜电商天然的“硬伤”,使得盈利成为生鲜水果电商的普遍性难题。生鲜电商有“两高、两难、两低”的特点,体现在生鲜损耗高、配送成本高;商品组织难、仓储配送难;溢价能力低、客户粘性低。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家国内水果电商声称全面盈利,经营亏损者仍占据行业的主导。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行业的毛利率停留在20%的水平,除去人工、包装、物流费用,实际利润率在10%以下,而前期的投入又是巨大的。
尽管水果生鲜电商的竞争十分残酷,出于对市场前景的看好以及卡位的需求,还是不断有巨头进入该领域。京东的物流是强项,京东的战略入股能将京东物流和天天果园仓储结合,将销售模式快速复制到全国市场。
专家说:一定要先让消费者尝到甜头
“改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一定要先让消费者尝到甜头。”某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生鲜水果电商的烧钱大战很正常,就像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一样,都是必由之路。
从业者说:大家在共同教育市场
现在的所有生鲜水果电商都在赔钱教育市场。现在传统零售商也可以送上门,电商重要的门槛是信任。超市的销售行为永远是把快到保质期的产品放到前面,而生鲜电商和水果精品超市则带来了传统水果销售模式的碰撞,水果电商与线下水果超市并不存在那么直接的竞争关系。
一大波创业者入局水果电商
一大波创业者来了!
褚橙、柳桃、潘苹果走红后,一大波创业者开始涌入水果电商行列。电商发展到今天,生鲜还能有超过100%的增长。虽然增速很快,但其实存在难点:
1、行业标准化——水果和水果的口味不一样,很难做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2、对于水果的溯源、上游市场的质量监控,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就是流量。如何获取流量是决定生死的一个坎儿。
.......
除了创业者外,在水果电商领域最为重头的参与者,当属阿里、京东等巨头平台以及二线垂直电商。2013年,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亲自站台,在天猫推广美国车厘子获得空前成功。水果特卖带给天猫和阿里的不仅是眼前的利益,不久前,韩国政府就宣布在天猫建立韩国馆,之后韩国的农民可以直接将水果搬到天猫上卖,就如当年卖美国车厘子一样。
在电商们看来,网上买水果将成为下一代人的消费习惯,前景十分美好。而进口水果的消费者还被看作是具有消费能力的优质客户群。同时,生鲜具有的频繁购买属性,也符合电商们大力发展移动端、O2O业务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