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城市中的“连接”刷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却让连接尚不能把触角深入到少数民族、古村落、山区这些特定地区。
年轻人外出务工,让留守在家里的老弱儿童,仍处于与家人单线联系、与世界“失连”的状态,在他们的生活中,一个村落的价值观,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而县城,也许就是他们可以连接的最远存在。
城乡差距在互联网时代被快速拉大、集体文化的衰落、亲情关系疏离,削弱着村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然而,有个村庄,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黎平县 • 铜关村,在村民们并不知道“互联网”概念的情况下,却已悄然卷入到了一场“互联网+乡村”的变革之中。
互联网+乡村?
如果你来到铜关村,定会被山水交融的一幢幢榫卯结构的木屋所吸引。
沿着曲曲折折的博物馆石板路往前走,高兴的青蛙蹲在地上,并不躲避人。偶尔一大滴雨水打翻了荷叶,会有不知名的妖娆昆虫翻着筋斗跌落在水洼里,狼狈又可爱,这就是铜关生态博物馆,依附草木尽是精灵。
寨子里的小孩们在博物馆结实的花桥上追逐奔跑,大人们在田里灌浆抓鱼,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儿浓情蜜意在鼓楼里唱着侗族情歌,餐厅后面升起炊烟袅袅,定是博物馆大厨为来客准备了侗族特色美食,此情此景,如果没有人提醒,还以为游在梦境。
待你正式住进这个寨子,你又会发现与诗情画意文艺风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古老的侗寨与移动互联网的“奇妙反应”,一幕幕丰富而生动地涌现出来:
生态博物馆可以实现公众号预定入住,微信预约客房服务、微信开门、一键退房等智慧酒店服务。你还可以享受到移动语音导游,所到之处可以深入了解侗族的文化与传说。当然,你也可以在公众号选择去村民家里住,跟村里人同吃同住,学侗歌,吃野味。
如果你想去村里小卖铺买瓶水,顺手牵根黄瓜,也没有关系,记得微信支付就好了。
65 岁的吴培珊老人学会了与远在广东佛山打工的小儿子用视频聊天,还会用发给她的智能手机听侗歌、看侗戏。听力衰退让她听不清楚儿子在那头说什么,但她总满意的笑着说:“能看见儿子就好。”像吴培珊这样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互联网连接了他们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丰富了他们的留守生活。
侗歌歌队带头人吴定芝自己组建了一个“大寨侗歌队”的微信群,用于召集歌队参加排练、演出、队员日常交流。
建群最初只是为了“省时间”,而且用家里的 wifi 发微信不花钱。吴定芝说:“在群里通知大家过来领演出的工资,比我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快多了,当天晚上钱就发完了。”她还开通了微信支付,她想试试用“微信红包”给队员们发唱歌的工资。
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个认证的村级公众服务号“为村贵州黎平铜关村”,村寨通知下发、投票调查、活动召集、公共事务意见交流、文化活动分享、特产推荐等等工作,均可通过公众号展开。
用于本村社交的“铜关微信群”平时也聊得火热,群里的交流内容也从一开始的打招呼逐步发展相互帮忙处理家族或村中事物、博物馆招工信息,村民展示自家绣品、农产品的消息等等。
同时,“为村市集”也已在京东商城上线。
当地的香禾糯、有牛黑米、雀舌茶等特产,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优质农产品,开始以更具品牌形象的方式进入互联网用户的视线中。经过腾讯CDC部门设计师的设计包装,《侗乡茶语》、《侗乡有米》系列成为高档农产品 畅销网络,2013 年 10 月上市到 2014 年底,共创造了近 50 万元的利润,全部反哺给一线生产者。
互联网+未来
互联网+乡村,在中国已不再是一个萌芽阶段的命题,互联网+社区营造、互联网+公共生活、互联网+乡村政务……都有可能刷新中国乡村的梦想。
无论是梁漱溟、晏阳初还是费孝通,这些在乡建中至今用学术实践乃至精神力量引领乡村发展的前辈,一定不曾想过还会有“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无论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还是科技进步,都为乡村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会。在这个时代里,无论是极具资源与力量的大型企业,还是由时代造就的新农人或返乡青年,他们的出现,对中国任何一个渴望发展的乡村而言,都不容错过。
乡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间,会经历一轮实验性的刷新,其中成败得失,此刻尚未有定论。
它激励着更多热爱乡村,珍惜祖辈根基的人,吸引着更多的创意与服务,在乡村建设这条道路上守望文明,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