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红卫乐明凯文/图
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如何解决生态、饲料和农牧结合等问题十分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及其团队经多年研究认为,利用麦(及其它早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耕地,复种饲料(或绿肥)油菜,对解决这些问题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复种饲料油菜就是利用7月底到8月中旬小麦(或早熟马铃薯、鲜食玉米、饲料玉米、瓜菜)等作物收获后到严冬(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来临前2~3个月的光、温、水、土资源,复种一季以收获青饲料为目的的饲料油菜,可亩产青饲料3吨,不影响粮食生产,又可使土地增加2~3个月的绿色覆盖时间,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傅廷栋院士从1999年开始复种饲料油菜研究,目前牵头承担农业部公益项目“北方一熟制地区耕地培肥与合理轮作制”,复种饲料油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已在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扩大试种,他向记者介绍了该技术的优势。
促进农民增收,应用潜力大。西北、东北地区7月下旬前后收获小麦及早熟作物,由于“种一熟时间有余,种二熟时间又不足”,因此7月以后大量土地空闲。在这些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能充分利用8、9、10三月充足的光、热、土、水资源,生产一季优质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青饲料。经十多年示范证明,种一亩饲料油菜,按亩产3吨计算,单饲料一项农民增加纯收入300~400元,加上养殖效益可达1000元以上。西北、东北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面积可能有2000~3000万亩,应用前景广阔。
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大量优质饲料。西北、东北地区饲料短缺,复种饲料油菜可缓解这些矛盾。农民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割饲料油菜,进行青贮,对补充冬春饲料供应、减轻雪灾危害、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据专家估计,一亩饲料油菜青贮后可供5~6头羊100天饲料需要。按亩产青饲料3吨计算,相当于30亩中等草原一年的产草量,可供两头羊一年的饲料。
饲料产量高、品质优,饲养效果好。饲料油菜一亩种子(1公斤)成本约10元左右,而且油菜喜阴凉,2~3个月亩生长量达3吨,比苜蓿、剑舌豌豆等青饲料产量高一倍以上,因此在适宜地区发展饲料油菜,投资少,效益高,而且饲料品质好。据甘肃农业大学研究,饲料油菜蛋白质含量与豆科牧草相当。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日喂青饲料油菜8~10公斤的奶牛,每日多产1.5~2公斤的鲜奶,经测定,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也提高0.3%。
生态效益显著,有利耕地可持续发展。西北、东北地区麦收后土地裸露,而7~10月又是该地区雨水相对较多的季节,特别是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地,耕地受水、风侵蚀严重,复种饲料油菜,使土地增加2~3个月的绿色覆盖期,这对保护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质和调节气候都有重要作用,生态效益显著。
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如黑龙江过去有小麦3000多万亩,现在只有300万亩左右,玉米超过1亿亩,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但作物过于单一,加上玉米长期连作,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如果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每亩既能增加300~400元的效益,又有利于恢复部分小麦面积和改良耕地质量。
傅廷栋介绍,华中农大已初步筛选出蛋白质含量高、青饲产量高的双低饲料油菜品种“饲油1号”、“华杂62”、“华协11号”等。经过多年试种,配套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累计示范面积已达100万亩,该技术简单易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南方地区冬闲田耕地也可用油菜“全覆盖”,作绿肥、饲料均可。油菜产草量比紫云英要高一倍左右,对增加土壤有机质也十分有效。特别在强调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今天,是值得大力推广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