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权证,让土地变成活资产(聚焦“土地制度改革”)
——哈尔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查
记者赵永平
年底一算账,方正县德善村索彦君有点意想不到:“还是那块地,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30%!”
变化源自一纸权证:土地确权,农民定心。年初118户村民带地入股,成立俊丰粮食产销合作社,1980亩水田集中连片,统一机耕、机种,规模经营出效益,亩产多打出200公斤。社员们省心省力,年底每亩分红1200元。
这只是一个改革缩影。3000多万亩耕地,52%人口在农村,哈尔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论资源,黑土地沃野千里,一把能攥出油来。可论现状,一片片“小地块”条块分割,挡住了大农机,困住了现代农业。难题咋解?哈尔滨探索整市推进以土地确权为核心的“三权分置”,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拉开帷幕。
确权,改革的关键一步
依法有据,公开公正,让农民把土地“装”在兜里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权是关键一步。
这一步真难!亲身参与的方正县农业局经管站站长王忠说:“刚开始的4个月,一亩地也没量成。”
2011年7月,方正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土地确权试点县,县里选择方正镇八名村试点。八名村9300亩耕地,1430口人。一开始大家觉得确权容易,地都承包到每户名下,无非是核实、补充资料而已。真正干起来才发现,人难找、地难量,农村的事有农村的复杂。
干部不积极:当初土地二轮承包时,免不了有“关系地”“人情地”,现在重新一量,问题不就都露出来了?一些村民有顾虑:这些年有的地换了,有的边角多占了,还有新开荒地,是不是又要重新调地?量完会不会收回去?
问题并非八名村独有。王忠坦言,许多农村土地权属不清、边界不明、账实不符,阻碍了生产力,还滋生了矛盾。全县每年因土地纠纷引发的上访占到80%以上。
直面矛盾,土地确权只有依法有据,公开公正,才能不留后患。
先让问题全部露出来。方正镇党委书记刘亮说,各级干部进村入户,搜集梳理100多条各类问题。按照政策,对症下药,分类指导;依靠农村“五老”,宣传发动,“确权不是推倒重来”,“让农民有更多财产权”…… 耐心细致的解疑释惑,一道道难题慢慢解开了。
确权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精准测量,工作人员把GPS、航拍和绳尺都用上了,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再由农户、地邻和村干部共同签字确认。农民张延福开始不放心,自家承包地形状不规矩,确权能量准吗?现场测地后,他服气了:“一块地打了12个点,每个点都有航片坐标,有台账、有照片,这地没跑了!”
量地、公示、发证,一纸权证,让农民把地“装进”兜里,成了“活资产”。八名村陈先发,常年在外打工,过去“人被地拴着”,现在他把自家的12亩地入股合作社,合同一直签到2027年。
试点经验推广到全县。到2013年底,方正县土地确权全面完成,2.7万户农民领到了土地“新户口”。今年年初,哈尔滨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进土地确权,提出一年完成确权。为此,市级财政累计投入3亿元。
这么大投入值不值?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说,确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利益,让农民早日领到承包经营权证,还权释能,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让农民真正实现“一证在手,满世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