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北漂”青年刘新,从2012年1月开始,在自己供职的北京长征日盛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力推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项目。2014年的年终总结上,他计算着这一年的盈亏,写下了年亏损“20余万”的字眼,但是,无论是作为项目经理的他,还是总公司的相关领导,都决定将生鲜食蔬的物流项目继续做下去,“每一个新兴行业都有一个‘破冰’期,等待新的技术支撑,我们对坚守这块阵地有信心。”
“大家都想吃新鲜的蔬菜,却很难为无污染的食材买单”
长征日盛公司的生鲜冷库每天要发出一千多斤的蔬菜,来自京郊周边的14个生态农场。在夏季,这些蔬菜要在冷库里预冷到10℃以下,然后被装进容量为10升的泡沫保温箱里,12个小时内送达北京五环内的居民家中,最晚的一单食材送到消费者手里时,蔬菜的温度要保持在20℃以下。
生鲜食材的运输难度主要在于温度的保持。蔬菜预冷到十摄氏度以下时,其营养成分保持效果最好,但一旦预冷后再升温,就会加速腐败。“这就要求蔬菜的全程冷链运输——也就意味着全程冷链设备的无缝衔接。”刘新说。长征日盛的五辆运输车都配备了泡沫保温箱和专门定制的冰板,蔬菜被装在无纺布袋里直接送给客户,经过全程冷藏运输的蔬菜,可以在消费者家的冰箱里保持3到4天的新鲜期。
刘新算了一笔账,人工、场地、保温设备等费用分摊在蔬菜上,每斤蔬菜要增加两元左右,“我们这还是较为初级的保温设备,我们的一家合作伙伴‘慢生慢品’使用的恒温箱,要900多元一个。大家都想吃新鲜的蔬菜,却很难为无污染的食材买单。”运输设备的成本降不下来,就意味着新鲜蔬菜的快速配送无法实现低成本普及,采用化学药剂来延长蔬菜的保质期就成为蔬菜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
“14家农场几乎全部亏损,配送高成本掣肘农场发展”
长征日盛固定为京郊的14家农场做蔬菜配送工作,年终总结中,刘新发现,不仅仅是自己的业绩不尽如人意,自己服务对象的日子也不太好过。14家农场里,有13家农场的会员数量出现下降。客户的分散,蔬菜订单本身存在的小批量特征,都加大了生鲜物流的成本。
“作为居家日常消费品,生鲜农产品的消费人群需要有一定的密集度。我们平均每天有100多单的配送任务,分布在北京市东南西北各个角落,这也就是我们成本高企的原因。如果能够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推送农庄的生态农产品,配送成本可以下降不少。”刘新对京郊农庄的生存状态显然抱有忧虑:“农庄的生产方式代表了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生活理念在大都市表面红火,现实却不容乐观。如果无法实现大批量的集中订单配送,生态蔬菜的品质就无法得到保障。”
“要实现生鲜食品的安全流通,亟需保鲜技术创新”
作为项目负责人,刘新最害怕的是蔬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因为蔬菜一旦降温处理,就很难在常温下保存,“有一次,仅仅晚配送了一个晚上,整箱的蔬菜全部腐败。”
较长时间的恒温保存技术是目前生鲜物流行业亟需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最近的一项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农业生产具备优势,世界上80%的大棚集中在中国,生产出了全球67%的蔬菜。中国农业走出去大多做第一产业,少数做第二产业,而西方跨国公司则主要从事与金融流动性相关的物流、研发、品牌和贸易等第三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反映在生鲜食品的配送行业上,就是“即使生产出了安全的农产品,也很难实现安全快速的配送。”
刘新认为,在生鲜农产品的配送领域,目前最期待的是低成本的食品包装技术、保存技术的实现,“我们曾考察了一个日本生产物流设备的企业,他们生产的一种纳米材料的包装箱,可以实现24小时的恒温隔热,这样的包装箱就可以实现常温车对蔬菜进行配送了。但是成本太高,我们目前还不能使用。新技术的支撑,是这个行业目前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