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顾问免费为村里提供法律服务,多年的矛盾化解了,邻里纠纷变少了
微风阵阵,资兴市程水镇石鼓村花露塘水库的水面上,泛起了涟漪。望着这片曾让村里纠结了12年的水面,村支书宋晓仁总算松了口气。
水库是村集体所有。12年前,当地一家煤矿企业主动找上门要搞承包,合同一签就是20年。“说是要搞农庄,但从没见过有啥动静,后来听说把水库又转包了给别人养鱼。”宋晓仁无奈地说。
管水的问题,最让宋晓仁头疼。一到天旱,水库下游的村民就找到村里,要求放水灌溉。村里点了头,可水就是放不下去。“我们这边开了闸,没多久就被养鱼的给堵上。”宋晓仁告诉记者,就为这事,村干部常常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村里终于下了收回水库的决心。可怎么收,却摸不着方向。煤矿是一家国企下属的国有矿,20年的合同没到期,村里只有给上头单位打报告。“报告打了好多回,一点回音都没有。”大部分时间里,宋晓仁只有干着急。
宋晓仁没想到,纠结了这么多年的问题,在湖南宇剑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龙彬手中,却基本不算事儿。
今年头一次到石鼓村走访,朱龙彬就听到了村干部为此大吐苦水。“其实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朱龙彬给出的办法,让他们既感新鲜,又感神奇——直接送达解除《租用花露塘水库合同》通知书给煤矿。“根据法律,对方在收到通知书30日内,可以提出异议,否则合同自然解除。”
朱龙彬让村里做好应诉的准备,谁知对方居然没有响动,水库也就这样平稳地回到了村里。
除了律师,朱龙彬眼下的另一个“头衔”,是石鼓村等其他7个村的法律顾问。今年1月,资兴全市289个村(社区),都配上了像朱龙彬一样的法律顾问。他们有的是律师,有的是法律工作者,为村里提供法律服务,统统免费。
资兴市把法律顾问的职责,定为“七员”——村(社区)法律事务的“指导员”、法律知识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法律诉求的“引导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基层法治的“参与员”和法律援助的“联络员”。
其实,像朱龙彬一样,大多数法律顾问刚到村里遇上的第一件事,多半还是调解纠纷。
几个月走访下来,律师刘任文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调处纠纷,村里用的多半是土办法,靠家族势力,甚至靠拳头。
“很多棘手的矛盾纠纷,就因为调解人不懂法,讲不透,所以才闹大。”在刘任文看来,如何正确调处矛盾,村民们可能是“雾里看花”,但有了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或许就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
用法律的办法取代土办法,效果不错。“邻里纠纷少了,信访量少了,诉讼量也少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钦锋说。
法治思维在农村“发芽”,村干部多了法律习惯,村民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
如今,哪怕是一两千元的小工程,蓼江镇陈家坪村村支书方刚跃,都忘不了提醒自己一句:“得跟对方签合同。”
“有了合同,就有了证据,有了证据,就有了保障。”方刚跃这样解释。
干了7年的村干部,常把“证据”挂在嘴边,也就是最近的习惯。习惯还是从调处纠纷中来:多年前,村里的鱼塘租给了一位村民,约定租期15年;到期后,对方不仅不愿让出,还坚称当年约定的租期是35年。双方谈不拢,事情僵在那。
“他说租期是35年,但又从不把合同给我们看。”方刚跃感觉事情有些蹊跷。法律顾问刘任文的点拨让他有了底气——从合同法的角度,15年租期过后,合同已履行到位;如果对方坚持租期还有20年,又拿不出合同,打官司也不怕。
“这话一说,对方马上不吭声了。”方刚跃说,从那以后,他开始明白证据的重要性,“以法服人靠什么,靠的就是证据”。
对于刘任文而言,帮村干部建立法治思维和法律习惯,比自己去调处矛盾纠纷,似乎更有意义。他一共联系8个村,每到一个村,最希望的是能够启发村干部的法治思维,“不一定能教会他们多少法律知识,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按照法律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哪怕遇到什么事情多咨询一下我也好。”
播种法律思维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停留于村干部之中。
七里镇柏树村,土壤、水利、气候条件俱佳。来自广东珠海的一家农产品公司,看中了柏树村这片“宝地”,想流转村里的耕地建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一租就是5000亩。
跟外省的公司谈土地流转,村里还是头一回。对方拿来了合同,村干部却是“两眼一抹黑”。“权利怎么保障,责任如何定,没人拿得准。”村主任曹四改说。村民们的顾虑也由此而生——自己的地交给外人去种,怎么放得下心?
法律顾问段朝晖,被请上了谈判桌。合同条款一条条对,还真发现了问题。“合同中有个条款,如果村里违约,要交双重违约金,这显然不合理。”段朝晖说。
“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与外界交往,哪能离得开法律?”如今,合同审查把关,成了段朝晖顾问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刚接到一个电话,又是一个村的合同审查。”
守法先要懂法,让法律意识在农村真正成长起来,还需长效机制
“村里搞过普法活动吗?”
“看过几本书,不过基本上都忘记了。”
基层走访,类似的问题问到村干部,得到的回答基本一样。
“普法搞了这么多年,基层的法律意识还是淡薄。”下基层多了,段朝晖突出的感受是,基层这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一公里。
因不懂法而闹出的笑话,常常成为纠纷的源头。某村集体与承包户签下的山林承包合同,居然没有明确承租时间,而是写着“长期租用”。“这样的情况,肯定不在少数。”段朝晖说。
“守法首先得懂法。以前,普法的办法主要是一本书、一张卷子,大部分人当任务,效果能有多好,只有自己知道。”市委书记陈荣伟说。
这也正是资兴推行一村一名法律顾问的初衷所在——让法律专业人士像种子一样扎进农村和社区,让法律习惯和法律意识在基层真正成长起来。
如何调动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资兴既做思想工作,也拿真金白银。市司法局局长李向东告诉记者,根据路途远近、工作量大小等情况,市财政在年底对法律顾问发放补贴,每个村从240元到360元不等。
为了防止法律顾问“空挂”,资兴定下规矩——“法律顾问每年指导、协助聘任村开展相关工作不少于4次,其中到村里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
“走访和工作情况,都必须登记在专门的情况工作表上,并由村干部签字才算认可。”李向东说。
“起初,还真有些不乐意,钱拿得也不多,事情却不少。”段朝晖坦承,随着工作逐渐铺开,既获得了不一样的认同感,也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接触的人多了,知名度大了,案源也多了。”不止一位法律顾问向记者这样表示。
“政府掏钱,为基层购买法律公共服务,花的是小钱,买的却是社会环境的大稳定,是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在基层的大普及,这样划算的买卖,值得做。”陈荣伟说。
长效机制如何完善,资兴正在探索。“制度上是否可以更为细化,比如在村里待多长时间,能够更为明确的规定?又比如,遇到一些顾问们都感到棘手的法律问题,能否建立会商机制?”段朝晖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