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厂河水流潺潺,两岸群山郁郁葱葱,一棵古银杏树下,村民田茂雄的农家乐吸引着八方客人,“环境美了,腰包鼓了,咱农民生活越来越舒坦了。”
小家连大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变了:坚持生态立县,严守生态底线,传统产业加快向生态产业转型,曾经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青山,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搞生态治理,守住生态底线
印江朗溪镇昔蒲村的八字岩,昔日是石头裸露的荒山野岭,如今满山遍野绿意葱茏。正在果园采桃子的李吉龙夫妇说:“现在一棵桃树的收入,超过以前种一坡洋芋,多亏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春种一坡,秋收几箩。”这是过去印江石漠化山区农民的写照。2011年起,印江按 “山上封山育林,山腰种经济林,山下建农田”的思路,因地制宜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1.39万公顷,年减少水土流失量1200吨,使4.34万农民年人均增收1200元。
改革机制,印江提出“谁造补谁、适地适树”原则,对林农、企业、合作社或大户种植的营造林,利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实行补贴,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积极造林。目前全县森林面积10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8%,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向污染亮剑。地处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金厂河,由于长期金矿开采,河水污染严重。县里出台条例,强制关闭金厂村所有金矿,禁止非法开山、采矿。一度鱼虾不生的金厂河,逐年变清,山坡上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区域性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金厂河的水质达到国家水质一级标准。
环境好了,游人多了,不少村民纷纷办起农家乐。“最多时一天接待七八十桌,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田茂雄说,靠着金厂村特产“金豆腐”,村民纷纷办起农家乐,年人均收入提高到5000多元。
去年,全县荣获“贵州十佳最美风景县”称号,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7.45亿元。
促生态产业,让农民吃上“生态饭”
杨柳乡桐油坡,绿色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这1000余亩茶园,被当地农民称作“绿色银行”。村民李文志说:“春茶采摘每亩收入两三千元,采摘秋茶,每亩年收入在5000元。”
“种1亩茶园可保水20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使森林覆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印江茶业局相关人员介绍,因为茶叶种植,越来越多的荒山已披上新绿。目前,全县建设生态茶园32万亩,去年产量6100吨,产值达到7.1亿元。
延伸茶产业加工链条,印江县引进龙头企业,按“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有公司收购,我们发展茶叶就踏实了。”新寨村村民邹诗荣说。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县里在印江河流域、梵净山旅游沿线发展楠竹、绵竹、雷竹等经济林5.2万亩。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扶贫等项目,在洋溪、合水等5个乡镇发展油茶4000余亩。
坚持“绿色、科技”理念,印江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领发展生态产业,完成40余家绿色、环保型企业的产业项目建设,实现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建生态家园,留得住美丽乡愁
每天晚饭后,凤仪村村民何瑞琴穿过柑橘林,来到村委会前的文化广场,和伙伴们跳起广场舞。“环境好了,农活也少了,出来乐和乐和,锻炼身体嘛!”何瑞琴笑着说。
一栋栋别具土家风格的民居,点缀在绿树林中,房屋黑瓦白墙、错落有致——梵净山脚下的木黄镇凤仪村魅力独显。
近年来,印江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印江河沿岸村寨新建乡镇垃圾处理场6个,整改圈舍2200户、厕所1798个,把保护印江河列入村规民约中,为17个乡镇配备清扫保洁员。全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2012年以来,印江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去年整合资金1亿元,实现“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今后,印江农村将统筹农村房屋、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集中打造一批功能齐全、住房美观、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寨。
如今,一幅人在绿中的画卷正在印江城乡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