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版
  • 绿色绥中|绿色|绥中|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绥中县现代农业联合会


  • 网站首页
  • 政府扶持
    绥中概况与动态
    政策导向与扶持
  •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资讯
    现代农业技术
  • 农业休闲旅游
    文化历史传承
    风光景点掠影
  • 现代农业联合会
    联合会动态
    联合会服务
    下载中心
  • 绿色绥中平台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大农业产业
  • 农业管理平台
  • 关于我们
    平台介绍
    联系我们
  • 绿色商城
新闻速递

资源环境
科技动态
乡村建设
智慧农业
综合时讯
行情快讯
扶贫致富
种业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综合时讯
综合时讯

三伏天到菜价攀升 专家:重点盯防叶菜品质

最近全国很多地方开启了高温模式,伴随着高温而来的是,农副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加上前一阵天气一直阴雨不断,影响蔬菜的生长、采收和运输过程,双重因素使得农副产品价格接连攀升。

今年三伏天还是超长待机,未来蔬菜市场是否会持续走高呢?

记者来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安民农贸批发市场,做了十几年猪肉生意的齐泽玉告诉记者,猪肉和排骨的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

齐泽玉:涨价了,涨了有1块5至2块钱一斤。进价、批发价涨了这么多。零售价只涨了1块钱一斤。最好的排骨25块钱一斤,差一点的20、21块钱一斤,后腿肉10块、9块5一斤,前腿肉9块、8块5。

相比于肉类,蔬菜的价格涨幅更多,有的甚至翻了一番。安民农贸市场零售中心管理员解立珍:

解立珍:天太热,蔬菜价格涨的比较多。青菜、空心菜、茄子都是翻倍的涨,以前都是1块5、2块钱一斤,现在都是4块钱一斤。

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安民市场已经紧急调运了外地蔬菜。

解立珍:蔬菜的运输因为天气炎热,成本提高,还有本地蔬菜,天气炎热生长比较慢。虽然是高温天气,但是市场针对市民的供应量,蔬菜还是比较充足的。

受暴雨和高温双重影响,多地蔬菜产量受损严重,产量不足平时的一半。由于货源紧张,蔬菜价格一路走高,一亩田市场分析师杜鹃:

杜鹃:进入夏季以来,蔬菜价格整体呈现出先跌后涨的趋势。6月初,一亩田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产地均价在1.64元/斤,受上市量增加影响,价格持续下滑。进入7月份以后,大多数地区迎来了大量降雨和高温天气,受此影响,蔬菜价格开始回升,其中韭菜、茄子和黄瓜上涨速度最快,大部分叶类蔬菜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记者了解到,蔬菜供应历来就有“伏缺”一说,今年蔬菜特别是叶类菜,先经历雨水浸泡,再遭遇暴晒,“烂根”坏死严重。杜鹃分析,伏天的雨水把菜全都淹了,再加上高温,菜种下去就和烫熟了一样,如此一来,蔬菜供应不上,菜价就高。

杜鹃:近期出现的暴雨天气,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因影响蔬菜的生长、采收和运输过程,成为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首先,暴雨天气影响了蔬菜的采收过程,导致市场上蔬菜供应量有所减少;其次夏季气温较高,蔬菜生长较为缓慢,暴雨过后也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蔬菜患病几率增加,造成蔬菜减产。

进入三伏天器,雨水增多,气温反复,蔬菜的上市也颇受影响,因此杜鹃建议:菜农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高温和暴雨等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

杜鹃: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可以给蔬菜搭建防晒网,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阳光的暴晒,还能减缓水干的程度;另外,在雨季到来时,也要保证排水沟通畅,尽量减少田间蔬菜积水时间,减轻蔬菜病害的发生。在蔬菜行情方面,因夏季蔬菜行情变化较快,尤其是叶菜价格也是一天一变,所以需要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让自己的蔬菜能够卖上好价钱。


点击次数:506   更新时间:2018-07-23 15:07:31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 特色农产品,优质才能优价   下一条: 漫谈|小农户生存之道新概念:认养农业

相关文章

  • 上高县着力破解柑橘产业发展难题
  •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 的实施意见
  • 联想佳沃推出新农人+粉丝模式 原来社群电商是这样的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 河北捷如美农业公司种子远销十多个国家
  • 农业农村部部署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
  •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
  •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 种业知识产权 端牢中国饭碗
平台简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辽宁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辽ICP备16000068号

辽宁省绥中县绥中滨海经济区 | 0429-6683347

Powered by MetInfo 5.3.3 ©2008-2017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