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个大学陆续开学了,迎来了一批新生。今年,我国实行了多年的“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正式转变为“公费师范生”。十年来,免费师范生毕业履约7万人,但是,有调查发现,很多免费师范生都未能履行到农村支教两年的约定。如何让公费师范生能够实现当初的设想,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去?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李伟民认为:
李伟民:初衷是为了强化基层教育质量的“免费师范生”没有留在基层,原因是多方面的。陕西师大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免费师范生”是因为“免费”,而不是为了去做老师。另外,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反映,待遇低、社会认同低是主要的问题。
因此,要让公费师范生能够顺利留在基层,需要进一步细化在培养前、培养中、培养后的政策措施。
在培养前,应当严格考察参与报名“公费师范生”项目学生的能力和动机。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地区的经验。比如测验情感态度上是否具备教学的热情,对如家教、教学、教练、看护等项目能否有一定的技能。这样一方面能够鉴别报考学生的动机是否真实,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学生是否具备成为教师基本素养,避免日后学习中脱节。
另外,也有专家建议,公费师范生政策也可以考虑建立更加完善的退出机制。陕西师范大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被问到“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时,回答视情况而定的比例为62.3%。因此有专家建议,可以在大二的时候再确定签订合同,对希望退出的学生提供退出机制。对有意加入的学生也可以敞开大门。
还有,基层对公费师范生的接收和待遇问题也应当重视。有调查反映,一些师范生毕业后,相关部门只管按空缺分配,却没有完善诸如轮换、晋升等后续机制。如很多地方建立了城乡教师轮岗流动政策,但是推进困难。城区教师以种种理由拒绝到基层农村任教,基层农村教师则抱怨基层学校“易进难出”。类似的还有工资、职称优惠等政策,都不能是一句空话。让年轻人看得到工作、生活的希望。
总之,要让公费师范生能够留在乡村,真正达成加强基层教育力量的目的,不仅要加强师范生服务基层、投身教育的思想意识,更要保障他们的权利,让基层教师的付出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