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木兰》《打金枝》等传统剧目,到《朝阳沟》《焦裕禄》等现代戏经典剧目,再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十九大精神传天下》《光辉的历程》等小戏小品……在素有“戏曲之乡”美誉的河南,群众戏曲基础十分深厚。
2017年4月,中宣部等下发了《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河南省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加快了优秀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的速度。
送惠民的戏曲、播文化的种子。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河南省逐步探索出一条“送”“种”结合、“育”“融”并重的戏曲进乡村之路,筑牢了戏曲振兴的根基,巩固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
党政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全戏曲进乡村常态机制
戏曲艺术是深受河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河南省委、省政府从2008年就开始组织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惠民活动。据介绍,全省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政府买单、院团演出、群众受益的运行模式,推动戏曲进乡村进得广泛、进得持久。
自《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印发后,河南把戏曲进乡村列为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按照省、市、县三级团体每场演出2万元、1万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政府采购,每年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近1亿元,以此保障全省戏曲演出和创作生产。
为防止戏曲进乡村面临“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老是老观众”的问题,河南省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新创演的现实题材作品优先支持。“有必要对戏曲剧目进行创新,送进乡村的戏应该多一些反映乡村现实生活的新戏。”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认为。
截至目前,河南全省有5万多支群众自发组成的戏曲社活跃在农村地区,参与戏曲进乡村的各类表演团体2296个,全年共开展各类戏曲演出两万余场,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贫困地区行政村全覆盖,惠及群众超过6000万人次。
“送戏”与“种戏”相结合,满足群众需求,厚植“育戏”土壤
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原则,河南省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满足群众的戏曲文化需求。在线下,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问等方式,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此确定年度戏曲进乡村的剧(节)目目录。在线上,建设覆盖18个省辖市、108个县、两万多个乡村服务点的“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把“遥控器”交到群众手里,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通过网络进行“点单”。
“今年全市建立了‘百姓文化云’平台,整合各类戏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从‘实体送戏’拓展到‘数字送戏’,让群众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想看的精品剧目。”说起戏曲“云平台”,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自豪地说。
戏曲的发展离不了育苗培优。河南省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加强戏曲艺术的教育普及,保证每名学生每年免费观看一场优秀戏曲演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全覆盖。同时,组织开展“百家院团进百县、千名名家进千乡、万名演员进万村”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吸纳基层院团演员到省直院团进修,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办班,举办“教你一招”培训活动等方式,培育了众多热爱戏曲的文艺人才。目前,全省各县(市、区)每年开展戏曲培训4次以上,实现戏曲文艺团队培训100%覆盖。
戏曲振兴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推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戏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河南省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活动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解决好戏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庆节前夕,河南省豫剧院三团走进了虞城县田庙乡的贫困村——石庄村。消息传出后,周边村的戏迷早早地赶到现场。
剧种传承好才能壮大。河南省实施稀有剧种的分类保护和传承发展,以收集传统剧目剧本近2000部,复排传统剧目456部。
河南省还把创作扎根在民间,先后组织900多名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据素材、寻找故事,先后编创了反映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的《重渡沟》《尧山情》等70多部“接地气”“有生气”的戏曲作品。
戏曲进乡村必须有平台、有场地。河南省以“进”促建,自2016年以来,共筹集资金1.78亿元建成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663个。截至目前,全省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成40187个,建成率79.57%,比去年年底提高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