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决定的。它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姿态,也不是一个远期的目标,而是一个发展方针,一个意志决心,一个马上行动的指令和要求。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但“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在实践层面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评判标准来检验。当前,我们要落实优先发展的要求,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健全一套重农导向的考核体系。因此,各地要尽快出台党政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绩考核办法,抓紧制定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止于一句表态,而成为各级干部的行动自觉和制度规则。
这套考核体系当然要结合实际、确保可行,但不能因照顾特殊情况而要求过低;固然要考虑各级党委、政府的承受程度,但不能因担心挫伤积极性而失之于松;定然要有一些方向性、原则性要求,但不能只笼统地提标准、没有具体指标而失之于虚。否则,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否就无法被检验、被考核。因此,这套考核体系必须有几道“硬杠杠”,要有一个“基本分”。
要检验“五级书记”是否真抓乡村振兴。开展调研时,有没有向总书记看齐,深入农村一线的次数最多;部署工作时,有没有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优先次序;专题研究时,“三农”议题是不是重点议题;党委述职时,有没有认真总结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和得失;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没有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具体举措……这些指标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检验,更是衡量党政干部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标尺。
要检验干部配备上是否优先考虑。一看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是不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二看优秀干部有没有配置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市县乡去,三看在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没有系统部署和有效安排,还看提拔使用干部时,做农业农村工作有实绩的干部是不是优先考虑……核心是看有没有做到:优秀干部到农业农村战线去、优秀干部从农业农村战场来。
要检验要素配置上是否优先满足。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有没有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是否努力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有没有把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是否出台了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的意见和办法;有没有把本土人才留在乡、让各类人才“流”入乡的政策支撑和有效的奖励机制……所有这些,在中央一号文件和相关领域文件中都有明确要求,有的还有具体指标要求,关键要考核各地是否真正落实。
要检验公共财政投入上是否优先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的总量是不是大幅度增加,比例是否实现较快增长;新增财政收入是不是主要投向了农村地区;土地出让收益是不是绝大部分用于农业农村发展;以结果导向配置涉农资金的绩效管理机制是不是健全,有没有涵盖所有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只有看到真金白银主要流入农业农村,才算真优先。
要检验在公共服务上是否优先安排。教育方面要看农村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和城市的距离有没有拉近;医疗方面乡村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至少要和城镇社区医院同等配置;养老方面要为农村老人提供一份加速与城镇居民接近的保障;文化方面要为农村居民提供不逊于城市的产品……根本上要看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有没有加速度缩小,农村地区短缺的有没有补上,落后的有没有拉平。
检验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为了切实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为了让乡村振兴这一写入党章的重大战略加快实施,让亿万农民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盯目标抓紧干、认真干、踏实干、可检验能考核地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和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一定能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