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满族乡爱强村尝试从“空心村”变身“产业村”的情况很有代表性,村子想发展,又面临着很多瓶颈的制约,通过努力发展有所起色,但是越发展面临的困难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多,进入到了一个循环解决困难的过程里面。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万事开头难,需要带头人有企业家的精神,而在村支书刘国宏的身上,就有着这种企业家的精神。
李国祥:企业家的精神就是企业在发展的时候,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依靠这种精神不断地来解决问题,万事开头难,起步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自身谋求发展,努力也好,创造条件也好,这是先决条件。之后,我们可以去找当地的政府,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很多发展比较好的村子,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再抓住市场的机遇,才不断发展起来的。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李国祥认为,针对“空心村”问题,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的确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村庄进行分类施策,再通过适度的土地流转,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
李国祥: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来之后,我们对村子进行了分类,有一些村子具备自我发展的条件,将来通过政策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就能发展起来,也有一些空心村将来确实是要消亡的。通过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将村子进行有序的分类,判断它到底适合自身提升,还是适合通过国土整治,将人口转移到聚集的村庄去,这些都需要通过规划来解决。某些空心村最终消亡,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并不可怕。当村子走向“空心”,但国土整治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土地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其他人可以通过给流转土地的主体打工来获得收入,这样土地能够得到利用,人口也将有序的分流,留下来的人在居住上进行重新安排,在就业上通过打工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土地流转就显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