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疆、内蒙古地区仍然是一片忙碌的春耕景象,北斗卫星导航、精量播种、激光平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让农作物提质增量,也让老百姓既省力又创收。而在安徽,“科技兴农赶集”让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农技传授,新农机怎么使、催芽技术怎么用……极大地满足了农民们的实际需求。
一大早,来自安徽枞阳农委、水产局、科技局等12个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科技兴农赶集”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种植养殖、农机养护等方面的宣传材料,现场解答涉农方面的咨询。
农户瞿华东:现在正值春耕生产,我们这些种粮大户还有许多水稻种植方面的农业知识不清楚,像农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等。今天正好遇到县专家,我可以咨询一下。
据统计,活动现场共发放各类专业技术资料17000余份,接受咨询2000人次。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入户,为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供了方便。
乡镇干部周学斌: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量很大,这次县里组织许多专家来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老百姓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课,尤其对当前的水稻种子催芽技术和动植物防疫工作帮助很大。
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也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工具。
在新疆玛昌吉州纳斯县六户地镇陈家渠村的万亩机采棉地里,五台四膜八行气吸式播种机并驾齐驱,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精准作业,从点种、施肥到铺设地膜、滴灌带、覆土,五项工作一气呵成。而在另一边的百亩棉花优质品种选育试验田里,技术人员则通过人工点种,完成十多个棉花新品种的种植。
玛纳斯县银丰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立勇:等到秋天,哪些品种适合当地种植,哪些品种比较早熟、晚熟,哪些品种具有抗病性等,各方面实验工作都将完成。今年如果棉花化学打顶试验成功,棉花种植也将实现机械化。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一万亩地,一两个人种植完全没问题。
在当天的昌吉州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暨棉花优质高效现场推进会上,新型残膜回收机、棉花机械式精量播种机、卫星定位导航无人驾驶作业、大疆一体多机无人机飞防作业等现代农业机械和作业展示为今年的春耕生产增添了新动力。
玛纳斯县六户地镇副镇长马刚:今年我们又流转出一部分土地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进行制种的培育和实验工作。北斗卫星导航、精量播种、激光平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后期全部是机械化采收。我们把这些先进的科技技术运用到了整个棉花的生产过程中,希望通过科技的投入,提高棉花产量,增加老百姓收入。
为助力春耕生产,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组织各农机合作社的1万多台(套)农机进军春耕生产第一线。这其中,一台法国贝松液压不停机大间距四铧犁,十分吸引眼球。这是奇台县众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从近期召开的新疆农机展销会上购进的。
合作社理事长丁健:新购进的世界第一犁,贝松液压不停机大间距四铧犁,全昌吉州只有一架,落入我们奇台县众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我们春耕所有农机设备有180台(套)。2019年我们又新购进了5台无人驾驶导航系统,减少人工率,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作业质量。
奇台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机大县,近年来,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标准和水平提升,也调动了农民使用先进农机、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奇台县农机推广站站长殷钢:今年的机具都是比较先进的,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系统都是国产的北斗系统,播种的质量和作业的质量都非常好。
随着新疆昌吉州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导航系统、飞防飞播无人机、大型智能采棉机等农机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全州建成高标准农机化示范区489.81万亩,小麦、玉米、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100%和97%。
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强华:2018年,昌吉州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高出全国27个百分点,高出全疆10个百分点,处于“全国领先、新疆一流”的发展水平。今年,昌吉州将继续大力推行“互联网 + 农机作业”模式,大力推广卫星导航、精量播种、精准施肥、精确施药、无人机飞防等节本增效技术,棉花机采率达到95%以上,完成卫星导航作业面积300万亩、无人机飞防100万亩。
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的通辽发展生态节水农业,向绿色生产方式要“效益”, 让千万亩无膜浅埋滴灌“跑”出农业生态节水“加速度”。
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告诉记者,春播后,田间管理的浇水和施肥作业,全都由机器自己完成。
王建华:以前,打井深度到四五十米,老百姓就可以浇地了。现在,地下水位下降了,打井深度达到80到100米才可以浇地。所以实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特别好,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快。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融于一体的高效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是将开沟、铺带、施肥、播种等作业实现机械一体化的种植模式集成。
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项家村农民王建国:浅埋滴灌比大水漫灌省工、省力、省水。一亩地省水30元至40元左右,一亩地能增产200斤到300斤。以前浇地,老百姓得拿着铁锹去地里看着,有冒水的地方需要堵住,不论是黑夜白天都得守着。现在实施浅埋滴灌就不用了,打开阀门就可以回家了。膜下滴灌容易造成污染,土地就死板了。无膜浅埋滴灌的实施解决了之前的问题,农民浇完地就可以把水管往回收了。
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指着智慧灌溉展示厅内的“水肥一体化”全自动灌溉机向记者介绍说,2017年,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项家村开始试点浅埋滴灌,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2018年的测产,亩产最高达到2580斤。
王建华:以前没有大小垄种植,一亩地种植3700株左右。现在,大小垄种植间距密了,一亩地可以种植4700株,而且大小垄种植有利于庄稼增产。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就是利用灌溉的机会连水带肥浇到庄稼的根部,化肥的利用率特别高,庄稼吸收得也特别好,也成功解决了大水漫灌得水浪费问题,真正实现了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