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近日出版的《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农耕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文化振兴之于乡村振兴的意义等重要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论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肯定了农耕文明的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于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深厚情结和责任自觉,为我们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路径指引。
要深刻认识农耕文明的重要价值。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并进一步强调“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鲜明标签和重要表现。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根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为此,我们要坚定乡土文化自信,从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角度去审视农耕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提升乡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切实增强社会大众对农耕文明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发展提升并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耕文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许多地区村庄空心化和“三留守”问题也日益突显。对此,总书记明确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无论是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还是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并且刻不容缓。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在“保护”和“传承”上下功夫。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合理适度利用,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既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也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另一方面,更要在“发展”和“提升”上做文章。要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以德治为引领孕育乡土社会好风尚。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乡村社会,人们大多“生于斯、死于斯”,熟人社会特征明显。因此,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德治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切实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不仅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让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风采,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