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郑州华南城电商产业园,最直观的感受是“产业园就是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就是个大的产业园”。
2018年3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商贸物流学院整体搬迁至华南城电商产业园,组建云商学院,实现大学园区一体化分布式办学,深化了产教融合内涵,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云商之路。
记者近日在郑州华南城采访时,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云商学院已经有近10个工作室由学生独立创办或教师带领学生创办,自主创业经营。去年,2016级学生戚兴梅等15人成为电商平台合伙人,保障了稳定且不错的收入,有些做得好的学生还可以参与股份分红。戚兴梅说:“在这里与其说是就业,不如说是形式多样的学习,这种实践式的学习不仅让我们快速了解市场运作模式,还学习了管理方式方法,是全方位的学习,成长也很快。”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云商学院院长王全录说,我们在华南城开放的环境下办学,使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店铺学徒,还是创新创业企业合伙人;使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企业师傅,还是创业指导师。目前,我们已与园区18家企业合作,广泛为学生开辟实习实践平台。
王全录说,学校在园区办学,学生所学的专业能够跟市场密切结合,企业人才直接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融入企业。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无缝对接问题,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并高质量就业。
“我们致力于构建教学、研发、实训、经营一体的办学模式。实践中,推行‘引企入校、送教进企、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务处主任张发庆介绍说,目前,该校服装专业与多家企业完成深度对接,共同研发产品,解决相关科研难题;信息技术专业、机电专业与企业共同建立了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此外,订单式培养模式涵盖所有专业大类。
据介绍,河南先后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25个,先后组建职教集团64个,共吸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2122家,推动落地了一大批产教融合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负责人说,在强力推动产教融合的同时,我们也着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以及这些人力资源的作用,为不发达地区送去产业发展技术,为贫困群众增添致富技能,助力全省的脱贫攻坚工作。
“90后”姑娘罗娜是罗山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利用在职业学校学到的技术,她创办了家庭农场。通过多年发展,目前流转土地达1600余亩,组建起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200余户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在老家罗山县子路镇李楼村,罗娜经营了一个“金风家庭农场”。她介绍说,在这片上百亩流转的水田里实行“稻虾共作”,每亩纯收入可达两三千元,是单纯种田收入的三四倍,还能吸纳很多贫困群众就业。
罗山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陈平说,我们依托职业学校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精准技能培训,考虑到大多数贫困群众离家培训不方便的情况,我们实行“一周一村、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将培训班办到贫困村,将技能送到家门口。在培训内容上,教育部门联合职业学院制作专业“菜单”,培训前让群众“点菜”,培训后发放“专家联系卡”,对学员跟踪服务、全程指导。
罗山县东铺镇北杨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立权参加培训后,在专家手把手指导下,依托自家林地散养土鸡,从最初每年养几十只鸡,发展到现在每年养8000余只鸡,年增收6万余元,成功摆脱了贫困。
河南省教育厅数据显示,近3年来,河南累计支持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设资金11亿多元,培训贫困人员1.84万余名,还依托职业院校建设了首批10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20个示范专业,有效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