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微风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明媚的阳光下,几名身穿红色“科技小院”制服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正挥汗在麦田中取土样,青春的面庞为河北省曲周县这一望无垠的麦田又添了一抹亮色。
“每到即将收获时,学生们都会到田里取土化验,分析土壤与环境的变化情况。”5月29日,在曲周县曲周镇的麦田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对记者说。
面对眼前这林茂粮丰的美景,谁能想象46年前的曲周大地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时盐碱肆虐导致这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农民生活困苦。如今,曾经的“盐碱窝”变身“米粮川”。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农业大学一代代师生扎根曲周的无私奉献。
1973年至今,一代代农大师生铭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与曲周人民并肩奋斗,帮助曲周从改土治碱到农业综合开发、高产高效创建、农业绿色发展。46年来,他们高扬“责任 奉献 科学 为民”的“曲周精神”,依托全国首创的科技小院模式,在这片燕赵大地上奉献青春,完成历练,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师生“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壮丽诗篇,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追求。
从改土治碱到科技会战
曲周历史上长期饱受土地盐碱之苦。“46年前,这里几乎寸草不生,农业生产非常凋敝,农民以淋小盐、熬卤水为业,生活艰难。”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县校合作成果展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感慨道。
那时,当地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新中国建立之初,虽然对此几经治理,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效果并不明显。
1973年,周恩来总理抱病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治理好北方盐碱地!
老一代农大人石元春、辛德惠等5人研究小组响应总理的号召来到了曲周最苦最穷的“老碱窝”张庄大队安营扎寨,他们建立实验站,住在漏风、漏雨、漏土的房子里,吃着高粱面窝窝头,喝着咸水。环境的艰辛更激发了治碱决心,他们立誓:不治好盐碱就不回家!
“专家来之前,农民也在治理盐碱,但是没有知识;专家来了,虽然有知识,但是不知道工作如何开展。当两部分人会合在一起后,便很快找到了盐碱的成因。”张宏彦说,“盐随水来,盐随水走”这句大白话,是科学家总结出治理盐碱方案的重要理论基础。根据这一规律,科学家们提出了“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方案。
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伟大实践就这样开始了。科学家和农民并肩作战,挥洒出一幅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恢宏画卷。“这幅画卷让我们始终铭记。农大人初心不改,战天斗地,治理盐碱滩,改造大自然,使得全县的粮食亩产逐年增长、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昔日的盐碱滩变成如今的‘米粮川’。”现任曲周县委书记李凡深有感触。
经过不懈努力,原来不能长庄稼的“飞机场”变成了良田。张庄的粮食亩产由1972年的79公斤增加到1978年的500公斤,农民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兴高采烈向国家交售余粮。
“看到张庄村盐碱治理成绩,效果还真是不赖。”第四疃镇王庄村70多岁的老书记王怀义回忆,原来村里土地面积3000多亩,但能耕种的仅有一半,剩下的1500亩地几乎寸草不生。1978年,王庄也迈出了治理的脚步。“治理过后的‘飞机场’全都变成了良田。1980年我们不再吃国家救济的粮食了,还给国家交了16万公斤粮。” 王怀义告诉记者。
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减少近7成,28万亩盐碱地全面得到综合治理。现任曲周县县长尹丽龙特别感激老一代农大人的努力:“我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是农大改碱治碱的受益者,如果没有农大来这里治碱,就很难有生活的改善,也就没有我上学、工作,走上今天岗位的条件。”
在当年的黄淮海平原,像曲周这样灾害严重、低产缺粮的土地有5000多万亩,占整个平原耕地面积的15%。于是,老一代农大人的脚步从曲周扩展到黄淮海平原,科研实践从改土治碱扩展到了农业综合治理和开发,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扭转南粮北运的局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1993年,中国农大领衔的“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沙薄的综合治理与农业开发”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 ,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中国农大在曲周的治碱成果推动了我国涉及20个省市3.8亿人口的4.7亿亩耕地的低产田综合改造工程。
“六五”“七五”期间,以改土治碱为核心的科学会战取得了成效,实现了农业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可农大师生在曲周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改土治碱完成后,曲周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但农业的综合发展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作物、畜牧业等都需要发展。所以县校合作从未间断,农大师生也一直在围绕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攻关。”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告诉记者。
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要怎么发展,要如何带领农民致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农大师生面前。以辛德惠院士为首的农大团队又开始了在曲周的新征程。
从“八五”开始,辛德惠院士团队引进蔬菜、棉花、玉米等品种,并进行了配套技术的研究;培养了具有高产、节水等功能的小麦新品种;开展土壤培肥、土壤高效利用研究……
从1973年以来,辛德惠把26年的宝贵时间献给了曲周。他病逝后,三分之一的骨灰留在曲周实验站的树林里。“对于农大人来说,辛院士是个代表是个标杆,我们要向他学习,不仅学习科学科研精神,还有如何跟老百姓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做法。”张宏彦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依托曲周实验站,紧扣区域农业发展主题,在国家项目支持下,中国农大围绕农业生态系统开展了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土壤生态系统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等等。中国农大师生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要逐步构建高效优质、持久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推动曲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1996年,农大师生协助曲周建成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建2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每一阶段的合作都促进了曲周经济社会的快步发展。之后的“十五”期间,农大又帮助曲周编制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科技支撑助推曲周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上了新台阶。
“外面的专家请都请不来,农大师生却主动留在这儿,对于曲周人民而言是件幸事。”曲周县县校合作促进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总顾问胡耀东告诉记者。
农大师生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为曲周人民谋幸福,赢得了曲周人民打心底的感激。1988年9月8日,曲周县委县政府树碑“改土治碱 造福人民”;2013年10月,曲周人民为农大曲周实验站树碑“恩重如山 鱼水情深”。
“科技小院”应运而生
中国农大和曲周的县校合作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十一五”以来,围绕黄淮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大与曲周紧密相连,共建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基地,开展了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理论与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小麦和棉花育种等方面的研究。2006年,曲周县无偿提供300亩土地,供农大师生从事农业科研,吸引了大批教师和研究生入驻实验站。
“2006年我带队到曲周工作,发现粮食增产了,但是水资源问题严重,农业投入越来越高,农民收益却很有限,怎么保证持续增产?如何减少资源消耗?怎么解决环境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介绍,团队想探索一套“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集成技术辐射黄淮海平原乃至全中国。“经过几年试验,我们发现农民在增产的时候,可实现成本降低,投入减少,收益增加。”
团队另一位成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也产生了新思考:“学院的植物营养学科主要研究植物营养规律、施肥等问题,这门学科应该是偏向于农业应用技术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农民应该把这些理论知识变成生产力。2008年底,我和张福锁等老师形成共识,2009年就开始行动,”
在实验站管理的300亩土地上,小麦亩产能达到1200斤,玉米1600斤,而墙外农民的玉米亩产只有1000斤,小麦八九百斤。
“为什么会有这个产量差?到了围墙外怎么就没有这个产量了?要如何缩小产业差距?”一系列问题让李晓林反复思考,住在实验站,条件不会差,但却阻隔了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大家从北京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农民能够用我们的技术!”
机会来了。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白寨乡成立。为了方便推广实用技术,减少产量差,消灭和农民的距离,李晓林带着两位老师搬到了村里,第一个白寨科技小院也随之诞生。“小院不大,但在里面可以干科技的活,为了方便农民找到我们,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就在门口定了一个牌,叫‘科技小院’。” 李晓林告诉记者。
农村条件艰苦,比不上城里的实验室。农民质疑声不断,总觉得农大人在村里待不了多久……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也在渐渐发生。农民发现小院的专家们是真干实事的,开始主动到小院走动了。玉米收获时节,乡亲们亲眼看到小院专家在村里的示范基地产量高。这个时候,他们就真的认可了小院的价值。
如今,白寨科技小院的一面墙上印有中国农大的校训,这里还可以看到曾经盐碱上墙的痕迹。在张福锁和李晓林看来,这是科技小院开始的地方,他们的回忆中有汗水、泪水更有收获。
科技小院从曲周开始,2010年就发展到10个。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那时候,很多人说小院在曲周做得成功,也对农民起到作用了。但是在其他地方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可复制性呢?”李晓林回忆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广东省雷州半岛徐闻县菠萝主产地的科技小院诞生了。徐闻县没有科学实验站支撑,也没有很多的政府支持。当初李晓林带着两个学生过去建起了科技小院,到了第二年,学生就把菠萝生产技术学会了,产量还超过了当地菠萝种植大户,尽管条件艰苦,但科技的力量逐渐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
2012年年初,为了探索科技小院在现代农业中的实际价值,3个中国农大研究生入驻了全国最大的香蕉种植企业——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李晓林告诉记者:“老板希望我们帮企业解决肥料用量大、裂果严重等问题。这3位研究生像农民工一样在地里干了三个月,熟悉了香蕉生长的实际情况,随后,他们从专业角度入手,开始帮企业做研究,很快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培养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对于任何一个高等院校都是义不容辞。中国农大又和河北农大、河南农大合作探索。截至目前,全国20多个农业院校在多个省份建起了科技小院。
创办小院的方式也越来多样。在山东、广西、内蒙古,当地政府会出资邀请大专院校创办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也成了中国科协传播技术的渠道。2018年,中国科协成立了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北京市统战部把科技小院纳入统战部系统内的扶贫工作中,北京市农委和统战部将合作建立10个统战部系统的科技小院。
如今,科技小院还将走出国门。小院的发展得到了比尔·盖茨基金会的关注,他们赞助100万人民币的基金,希望通过小院这种模式,推动非洲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衔接。“我们要让科技小院帮助非洲农民,为中国农业技术拓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作出新贡献。”李晓林说。
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交叉互动,从粮食作物到45个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到畜牧养殖业,从曲周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国农大始终将曲周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基地,将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技小院诞生在曲周,如今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已经有127个科技小院开花结果。每年有300多名农大研究生依托科技小院在农村、农业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正在成长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广农业技术,是创立科技小院的初衷,但是它星火燎原般的发展,这是大家当初没有预料到的。“开始就是想看看我们的研究在地里能不能发挥作用,找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但后来发现小院还能培养人才,搞社会服务,一举多得。”张福锁笑着告诉记者。
农大师生深入农村,在全国首创科技小院,开展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科技服务,进行农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科技小院新模式,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代代农大师生薪火相传,如今,接力棒已经交接到了富有创新精神的“80后”“90后”手中。
身处科技小院,你就要成为一名农民。“城市里生长的小姑娘也要抡起铁锹下地干活。”安寨镇前衙村科技小院资环学院研二的学生王晓奕说,以前根本不会种葡萄,只会吃葡萄。去年,小院的3个学生每人出资2000元,在村头包了一亩三分地,因为是大学生,不想让农民笑话,更不想砸了小院的招牌,如今也成了葡萄种植小能手。
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是小农户更喜爱的方式。前衙村村主任郭连成对于他们的到来特别开心:“种了30多年的葡萄了,村里葡萄还存在果实大小粒,打药施肥过量等情况。虽然我们实践经验多,但却缺乏科学的指导。他们来了以后,葡萄病虫害情况改善了,葡萄的产量提高了30%。由于品质好,葡萄价格由往年的1.6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2.5元,更好卖了。”安寨镇镇党委书记李建中表示,农大的师生和和前崖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且带来了希望。以前每亩收入在8000元,现在能够达到1.2万元,镇里会在各方面对小院给予支持。
白寨乡北油村科技农民代表吕增银也有同感,农民渴望有好的收入,但没有知识和技术,所以很盼望科技的支持。“中国农大师生来了,传播科学技术,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组织农民培训。没有农大来,地里的产量就没有这么高。现在小麦亩产可达1200,玉米可达1700。”
王庄科技小院是2011建成的,科技胡同里张贴着科普知识,还利用广播、田间培训推广农业技术。资环学院研二的学生赵向阳说, 我们发现农户田块里有很多问题,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让农户参与其中,一起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经过我们的努力,村里小农户80%的问题都解决了。”
每天叫醒学生的不是闹铃声,而是老百姓的敲门声。“麦子怎么黄了啊,什么时候打药啊……他们很早会敲我们的门提问题,连去超市都会被问。”白寨乡范李庄村“三八科技”小院康佳告诉记者,在给农民解答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学习。
小院不止推广技术,还能丰富村民的文娱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传统的思想束缚。范李庄村的村民王九菊,获得过“邯郸最美女性”的称号。在她看来,小院不仅可以帮助她增产增收,还提高了村里妇女积极性,教大家跳舞、唱歌,做布艺手工,并在网上进行售卖,大家的思维都被打开了。“你要是翻看我以前的照片,就会发现我土的不得了。”
科技小院已经10个年头了,农大学生从“理论课堂”走到“实践前台”,培养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我们的同学,只有到了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的情怀、能力、潜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你会发现,小院研究生和实验室里的学生,他们眼睛里散发出的光芒都是不一样的。”张福锁认为,科技小院通过为农民服务,通过科技创新,培养了大批人才。不仅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解决“最后一公里”路子,而且找到了怎么在生产一线做科技创新的一条新路子,特别是找到了培养“两懂一爱”的新型综合性人才的新路子。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时期又有新任务。农业由弱变强,必须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围绕绿色发展县校继续深化合作。在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曲周提出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资源消耗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的目标,并于2018年10月启动曲周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旨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引领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发展,推动华北地区,打造小农户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球示范区。
曲周与中国农大之间结成的感情历久弥新,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任务。李凡介绍,曲周县将以此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县校合作,借中国农业大学的智库,聚全民之心,举全县之力,动员52万曲周人民打一场新时代的“黄淮海战役”,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探索全国绿色发展的“曲周模式”。
在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研究基地,张福锁畅想着曲周农业绿色发展:“希望在河北曲周能够实现绿色发展,把曲周案例作为全国榜样在全国推广。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加紧准备。”
近些年,科技小院的工作都集中在农业绿色生产方面,希望能够减少化肥,改善土壤,实现绿色循环。“从今年开始推动种养一体化。在把种植业、养殖业水平提上去后,能够将养殖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把污染减下来。”张福锁介绍。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曲周实验站第九任站长,我深有体会。得力于曲周的大力支持,鱼水情深,我对未来发展更加有信心,农大师生也会做出新的贡献。”江荣风介绍,为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县校合作方面,将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以及多学科的交叉互动,要在全产业链上进行突破。未来,将谋划曲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从作物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业产品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种植;推动绿色种养一体化结合,有效利用养殖废弃物;推动绿色产品和产业,打造健康安全农产品;构建曲周绿色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美,环境美。
一项事业,难能可贵的是薪火相传。46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农大师生,一代又一代的农大人,接续传承、接力前进,诠释了一个团队对事业的执着、彰显了一批批师生的“三农情怀、展示了一所大学对国家的责任。新时代、新使命,意味着更多新担当。农大师生将和曲周县人民一起在这片大地上打响又一场“黄淮海战役”,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奋斗的征程上谱写更多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