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攀比、大操大办等风气近年来在多方有效管理下,越来越少见。同时,记者在调查时了解到,在相关部门的强力管控下销声匿迹的不良风气,很容易“卷土重来”。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认为,要实现农村彻底的移风易俗,不能单靠行政管控,更需要培养农民改变生活习惯的内生动力。
魏永刚:农村风俗习惯的改变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曾在中部某省的一个贫困县进行调研,发现人情往来成为群众的重要负担,甚至影响到脱贫攻坚的进程。因此,移风易俗在一些地方确实显得非常迫切而且重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地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移风易俗?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如何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地方社会习俗的形成,既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某种程度的反映。它包含着情感需求、合作需要、社会交往、团体认可等各种因素。任何粗暴的介入都可能适得其反。同时,社会风俗的改变又明显滞后于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是需要进行引导和推动的。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要进行社会建设,就必须做好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关键是要引导。这种引导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改革。这种引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了解民意,尊重民意。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引导要和群众的愿望形成同心圆。尽管这两个“圆”不重叠,但一定要“同心”。如果用基层社会治理权力的“圆”完全覆盖了群众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圆”,那就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干预,很难取得移风易俗的效果。相反,如果社会治理的“圆”与群众意愿形不成互动,不能有交叉重叠,那引导就会无效,甚至背道而驰。
总之,习俗变化是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了解民情,通过适当措施来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达到乡风文明的目的,实现社会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