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贫困户史培振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有一天能当上“股民”。
今年8月,在河南省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食用菌基地,史培振利用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入股食用菌龙头企业做了股民。企业每个月分红500元。“单入股企业这一项,我每年的保底收益是6000元,如果经营得好,年底公司还能再次分红1000元。”史培振说。
2017年以来,清丰县累计投资5300多万元,新建食用菌大棚2670座。食用菌基地大规模进驻农村,政府引导、公司作龙头、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改变了农民依靠自身耕地发展的生产格局。
在赵家村食用菌基地,有27户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购置菌种,与龙头企业签订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合同。
清丰县目前有3500余户贫困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其中自主种植380户、参与务工1500余户,利用到户增收项目和扶贫贷款入股1650余户。
“今年,我们要求每个乡镇在2016年基础上新增食用菌基地面积不少于100亩,年底建成不少于150亩的示范基地,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清丰县县长刘兵说,食用菌基地不仅帮助群众致富,还燃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清丰县固城乡吕家村是贫困村,在今年食用菌基地大规模进驻农村政策的引领下,村里按照标准建起了150座食用菌大棚。
62岁的吕文学是村里的贫困户,平常自己一个人生活,在食用菌基地进驻农村之前,除了种地,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村支部书记吕文选说:“自从村里开始建设大棚,吕文学就成了这里的‘长工’,做‘保洁’搞卫生,当‘保安’看大门,每天50元钱,中午还管饭,吕文学干得可带劲儿,一天也不肯耽误。”
“通过食用菌基地进农村,群众身边有产业了,慢慢也激发出脱贫内生动力,很多乡镇干部逐渐成为食用菌种植、采摘、销售的专家,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也得到了提升。”刘兵说,食用菌不仅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