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浊漳河沿岸,山坡上长满了野生皂荚,如果能把它们改造成有利用价值的皂荚树,将来销售原生药材也好,还是通过深加工成清洁、美容用品也好,我们平顺的老百姓就不仅仅能脱贫了,而是家门口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炎炎夏日,站在阳高村的皂荚标准化示范基地边,平顺小伙贾晓亮对记者说。
皂荚又名“皂角”,是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经济树种,可谓“浑身是宝”,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和超高的抗风险能力。皂荚刺是中医治疗各种癌症的主要配伍药材之一;皂荚果是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纯天然原料;皂荚种子和皂荚树叶也有一定医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皂荚树对绿化生态环境、改变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作用。野生皂荚在贾晓亮的家乡遍山都是,是平顺县北部河谷主要的灌木植被,分布面积达50多万亩。
42岁的贾晓亮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青羊镇贾家村人,以前就成立了合作社从事荒山绿化。这个过程中,满山的野生皂荚引起了他的思考,怎么就能既搞好绿化,又能为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呢?平顺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如果能让门口的荒山长满“摇钱树”,老百姓何愁脱贫致富呢?
为此,贾晓亮专门进行了野生皂荚改良可行性调研。野生皂荚属于灌木,在平顺为一般灌木林,不参加森林覆盖率计算。如果把野生皂荚嫁接成皂荚树变成乔木林或经济林,按50万亩计算全县森林覆盖率可增加15%,到2020年平顺县森林覆盖率可达到54.78%,同时也会为太行水乡风景区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野生皂荚嫁接成皂荚树,三年结果,五年进入盛果期。目前,按每亩嫁接皂荚60株计算,成本费和管理费为1000元左右。国内市场皂荚刺每公斤180-200元,皂荚栽植当年即能产刺,按每亩地60株计算,第二年可收入1500元左右,第三年可收入2000元左右,第四年可收入4000元左右;皂荚果每公斤市场价格为10元左右,皂荚树的出果期为6-8年,盛产期每株皂荚树产量为10公斤,每亩按60株计算,年产600公斤,收入6000元左右。
经过详细测算后,贾晓亮于2017年4月成立平顺县皂荚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着手流转土地,开始嫁接栽植。期间他仔细研究了省林业厅2015年印发的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皂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且多次到省林科院请专家分析研判,还到我省运城盐湖区实地考察那里已经有成功经验的皂荚基地,并且将土专家闫义定请到平顺实地指导。他还组织合作社社员去我省襄汾、盐湖区及河南嵩县(全国最大的药用皂荚集散地)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经验。
两年多来,贾晓亮倾尽所有,先后投资近300万元,在省林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引种试种,成功完成3800多亩荒山野生皂荚的嫁接改良。
在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山西省平顺县皂荚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多的实施,皂荚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皂荚产业项目采取 “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结合皂荚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前期、中期、后期”收益分配,村集体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依法约束合作社按合同兑现产业项目收益分配,实现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三方共赢,确保集体有项目有收入,贫困户有产业能增收。已改造完成的3800亩涉及16个村的3366户,其中贫困户117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5.6%。贫困户还可以优先管护皂荚,挣劳务收入。至今已有贫困户300余人次参与了栽植管护。车当村的张贤、耿广松,奥治村的任俊成,都是贫困户,通过在家门口的皂荚基地务工,年收入都达到了3万元,确保了他们的稳定收入。
在贾晓亮精心打造的110亩、770棵皂荚树标准化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山坡上已经用上了滴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有个别树零星挂了皂荚、生了皂刺,今年就能达到采收的标准。贾晓亮还为皂荚产品注册了“三皂官”商标,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做着准备。
“这两年多,经历的艰辛你都想像不到,比如说这栽植管护,都在荒坡上,费时、危险还辛苦,作业困难,人们都不愿意干,一天百余元都不好找工人,第一年这项费用就有70多万,说实话我这么多年的家底都掏空了还是不够用。现在还在前期摸索阶段,将来扩大规模、培训和管护,还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十年树木’,再难我也要坚持,也期待有相关部门、有识之士的支持,共同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同时也为皂荚产业引领平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平时我都在山上,整地、嫁接、管护我都会干。”眼前这个黑瘦的倔强汉子向记者吐露自己的心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漫山遍野的皂荚树承载着贾晓亮的梦想。他表示,下一步仍将竭尽全力为平顺百姓栽下更多的“希望树”,同时进行皂荚深加工调研,让皂荚树真正成为当地百姓家门口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