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振兴要振心,我们通过打造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样式多接地气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心气足、劲头够,提振精神,信心百倍摘穷帽。”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相关负责人这样阐述该县以文化引擎驱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同步稳健前行的思路。
今年,宜阳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蓬勃发展的沃壤,通过向农村群众输送优质实用的正能量文化资源,催生干事劲头,提升脱贫信心,让群众心中有力量,创业有办法,学习有榜样,精神有寄托,形成你追我赶争上游、不甘落伍奔小康的精神风尚,谱写了新时代文育新德、春风化雨的惠民新篇章。
文化根脉深植乡村沃土
去年以来,宜阳县建成以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纽带、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像根脉一般,深植乡村沃土,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资源的输送提供滋养,让文化之花朵朵盛开。
孩子们在宜阳县香鹿山镇北留村农家书屋里阅读书籍,度过书香弥漫的美好暑假。田义伟 摄
县城区,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文化馆建成投用;“书香宜阳”工程8座城市书房成为市民汲取文化知识的“新粮仓”;滨河文化广场和锦屏生态文化广场、李贺广场等8个文化景观广场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大舞台”。
在村镇,该县高标准建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建设室外文化广场及各类器材设备;建成村级标准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53个,覆盖全部行政村,村民都被纳入了“两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圈”。
烹饪“文化餐” 助力脱贫战
百姓需求是出发点,群众满意是立足点。该县立足基层“种文化”,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化资源输送,“软硬兼施”两面兼具,将优质文化服务向全县89个贫困村倾斜,把艺术种子播撒到脱贫一线。
“文化大篷车”带来了最新的养殖技术口袋书;文化服务志愿者摆起了脱贫政策宣传台;脱贫政策被精心印制在挂历、对联、水杯上,由工作人员登门送到贫困户手中;脱贫故事被编排成群众喜爱的河洛大鼓、豫剧小品、快板书、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巧借“美丽乡村行”“百场戏曲送农民”活动,在田间地头欢快地响起来……宣讲团、宣讲队编演了河洛大鼓、快板书、戏曲小品等30多个原创主题节目,乡乡到、村村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脱贫惠农新政策。更鲜活、深入、精准、贴心的文化服务,带来接地气的丰富文化供给,政府搭台群众看的各类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蓬勃开展。
宜阳县第四届水蜜桃采摘节上,农民演员进行民俗文化节目展演。田义伟 摄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百场戏曲送农民”等活动近400场。“图书赶庙会”等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各类图书8000余册。支持高村镇农民剧团进行精品创作,倾力打造《万家灯火》《古树老宅》等精品剧作,并在全县89个贫困村开展了巡演活动,其中《芳草》荣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该县围绕“弘扬主旋律、文化进万家”主题,连续17年举办“滨河之声”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享誉全省的群众广场文化活动金字招牌;持续开展“送春联,惠民生”活动,2018年春节期间累计免费书写、赠送春联80万副;组织开展了“舞动船城”全民广场舞大赛、“前进杯”全民龙舟大赛、全民健身球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荣获“全国健身球操之乡”称号;深入推进“诗词宜阳”建设,成功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群众文化活动年年有创新,场场看点多,把艺术种子播撒到基层,实现“乡乡有节目、村村有活动”。
同时,该县推行订单式服务,精心选派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文艺骨干,按照戏曲、舞蹈、书法绘画、图书分编等专业分为5个辅导培训组,到乡村一线开展文艺专项辅导培训。同时,组织县音乐家协会、硬笔书法家协会等团体,委派专业教师参与专项培训工作,群众农闲时能在家门口学唱戏、学画画、写书法,订制的“文化餐”品种更丰富,“味道”更可口。丰富的文体活动吸引很多群众从牌场、酒桌“回家”,跳起了广场舞,读起了致富书,学起了新技能。
怎样发挥“文化服务+脱贫攻坚”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功效?
该县把丰富的文化供给优势融入扶贫进程中,通过持续推进家风家训馆建设、“脱贫光荣道德模范”上墙上榜等,树榜样、挖典型,让“头雁”领航,做到“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增强了贫困群众自立自强的思想观念。
文化“软实力”要想转化为“硬效益”,还得靠产业。该县遵循“一乡一品”思路,组织各乡镇结合自身特色,举办“桃花节”“槐花节”等乡村文化活动及各种才艺竞赛,由县文化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吸纳当地的文化志愿者,组织多种文艺节目,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服务,让更多偏远地区群众“舞”起来、“唱”起来,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也为从事相关产业的群众带来新效益。
人有精神土生金,乡村振兴先振心。宜阳县找准发力点,把主题新、种类多、接地气的文化活动送到田间地头家门口,解思想疙瘩、鼓精神劲头,不断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
文明化春雨 滋养好风尚
“这几年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爱护环境、尊老爱幼等文明做法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宜阳县莲庄镇陈宅村村民孔宪方说。
目前,宜阳县建成覆盖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13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17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中小学校和乡村开展宣讲活动,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转观念、破陋习、树新风。
同时,该县强化教育引导,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滋养新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乡规民约、道德模范上了墙、融入了生活、形成实践;深入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风。
该县还积极组织道德模范、最美宜阳人、孝善之家、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2018年,共评选出乡镇级道德模范382名和一批村级道德模范,美德榜样引领,文明星火燎原;更多群众崇尚文明新风,投身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中,全民广场舞大赛、“快乐星期天”“黎明晨跑团”“欢乐腰鼓队”“全民阅读”等政府搭台、群众“主演”的群体性文化活动,也已成为干部群众美好生活的见证。
文化+旅游 振兴新动能
这个夏天,宜阳县莲花公园有点“热”,宜阳各项旅游活动也异彩纷呈,高潮迭起。莲花节、电音节、青岛啤酒节……宜阳巧用域内文旅资源,通过打造精品景区,组织多彩活动,发展文化历史游、乡村休闲游,把文化软实力转换成经济硬效益,催开旅游产业花,群众才能“有钱花”。
宜阳县第十六届“滨河之声”群众性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现场。田义伟 摄
立足乡土文化,该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旅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历史文化景区带贫增收,宜阳依托“西游文化、驿馆文化、禅修文化、诗词文化”,打造了花果山、三乡汉唐文化公园、灵山寺、莲花公园等历史文化景区,直接带贫650户,带动周边群众兴办家庭宾馆88家,发展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惠及贫困群众4500余人。
该县依托域内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培育乡村节庆文化,形成了上观桃园文化节、韩城桃花节、凤凰岭槐花节、柳泉草莓采摘节、锦屏镇石榴节等,带动周边6个乡镇29个村发展特色种植,惠及3.5万农民群众,让乡村文化旅游成为带贫增收新载体。
同时,该县充分挖掘红星陶瓷、青岛啤酒、富隆特公司、好射手体育文化集团等工业文化资源,大力建设红星陶瓷文化小镇、青岛啤酒文化广场、富隆特文化产业园、凤凰岭体育小镇等,通过吸纳用工、虚拟岗位、入股分红、入园经营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