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安徽工作站正式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挂牌成立。它是由国家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阜阳市丰絮农业科技股份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组建民办非企业单位。
这个工作站的成立旨在通过全面承接国际马铃薯中心这个全球最重要的薯类作物研究机构的人才团队、种质资源、科技成果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安徽马铃薯科研和产业与国际对接,增强安徽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科研力量,提升马铃薯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通过立足安徽马铃薯等农业科研,紧密联系农业经营主体,立志把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安徽工作站打造成为安徽薯类作物产学研合作典范、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同时也为安徽省吸引其他国际性农业组织和科技机构入驻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据悉,安徽为典型的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每年可以春秋两季种植马铃薯,具有马铃薯生产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区位、气候、土地、上市季节等优势。20世纪30年代安徽开始普遍种植马铃薯,随后国家在安徽阜阳市界首县(今界首市)建立了马铃薯原种场,开始了马铃薯原种繁育和科学研究;到了五十年代培育出了界首地方品种 “界首红皮”,曾一度使安徽界首成为中原地带马铃薯产、供、销发源地;1969年开始组织出口,并多次得到外电好评。从此,拉开了马铃薯在安徽全省大面积发展的序幕,目前全省各地均有种植,高峰期种植规模达到100余万亩。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安徽界首一度是中原地区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产供销的集散地。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安徽在马铃薯产业引导、科研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足,导致马铃薯科研人员流失,科研进展不快,研究水平不高,从而形成安徽马铃薯科研现状与马铃薯产业发展极度不均衡的局面,科研、产业的发展显著滞后于当前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来壮大科研力量,增强科研实力,提升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