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东北红松林的松子逐渐进入采摘季节,吉林省梅河口市松子加工商刘瑞超也开始忙碌起来,尽管年终才是坚果消费旺季,但作为主要生产开口松子的厂家,他会提前去东北松子的主产区联系备货。
梅河口市不产松子,却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加工松子产业已有近40年的历史,加工企业300多家,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农工近4万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达5千元。
坚果是让人们生活更有滋味、不可或缺的休闲食品,一颗东北开口松子为何成为高档坚果,又如何成为嘴边的臻品零食?
松子好吃果难摘
据了解,由于人工育种栽培技术尚未突破,市场上的东北松子主要产自原始野生松林,一棵红松树生长40~50年之久才能成熟结果,产出的松子自带坚果清香,松子中富含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健康美味。
松子是松塔里面的种子果实,松塔很硬、很重且扎手,松塔长在15-30米高的松树梢,采摘、运输极为不易。刘瑞超介绍,采摘松塔是一项非常辛劳且危险的工作,熟练工没有任何安全防护,仅靠脚上系的铁扣,徒手攀爬上树采摘松塔,再由人工一筐筐背出山林。
采摘,是把控品质的第一道关口,有经验的采摘工人一眼就能“看透”松塔,从外观、颜色、形状等判断一颗松塔的好坏,是否有被虫蛀现象,这是减少松子口味发苦的重要环节。
以前松塔加工工艺还不成熟,松子市场需求不大时,当地有的农民会把松塔当柴烧,现在则成了宝贝,纷纷争着承包管护山林,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现代工艺保障“粒粒皆珍选”
新鲜的松塔不能立刻脱籽,要堆放一段时间日晒,等松塔脱水变软,颜色转换为棕色后即可用机器“打塔”脱籽,一般4.5~5斤松塔产出1斤松子。
东北长白山的红松好吃,不仅是其优良产地,精挑细选的原材料,磨皮美观和开口易剥是松子成为合格商品的关键生产工序。
一粒粒的松子经过机器筛选大小分级后,会用很细腻小沙子去皮摩擦,磨平松籽表面,确保松籽外表光滑。
再用130℃-150℃低温油炸,温度过低会使松子较嫩,松子外壳偏白;温度过高会使松子变黑发苦,松子外壳变黑。通过先进的高速离心脱油工艺,才能保持口感酥脆,好吃不油腻。
再次人工筛选必不可少,这个环节用工量最大,一般是当地女工,眼明手快挑出小籽,坏籽等异物。多次筛选、检验过关后,少用或不用食品添加剂保持坚果原味,采取充氮+脱氧工艺防止坚果氧化,才能包装成品上市。
溯源管控优化全产业链价值
对于坚果炒货等初加工农产品品类,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品质,但也离不开对供应链所有环节的监控管理。
刘瑞超的松子加工厂与武汉良品铺子公司合作多年,而良品铺子能从“网红小零食”升级为全国知名大企业,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企业正建立完善的全产业链可追溯的指标体系。
武汉良品铺子商品采销中心负责人王效益介绍,企业要做高端零食升级,必然要走到产业链前面,对产业链源头进行联合管控,从源头上抓到好原料,进而支撑产业链整合的策略。
以红松为例,企业要求在原料种植、收购环节,工厂对不同基地,不同产区松塔进行质量检验,编号记录入库;在储存、运输环节,全年使用零下10℃冷库保鲜储存;在生产加工环节,记录产前原料、成品的批次及发货时间,保证所有批次可以追溯。
如有顾客反馈松子质量问题,企业就能顺着产品批次倒推,快速查到每个环节。通过打通原料端、加工端再到销售端的信息数据,三维一体,才能保证更稳定的产品质量,更好的品质。
武汉良品铺子副总裁赵刚表示,全产业链可追溯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对供应链所有环节的监控管理,建立原料采购的行业高标准,才能促进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优化全产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