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上海廊下镇万亩粮田里的“田间美术馆”迎来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为国旗添色彩”暨第四届“廊下织梦”土布服饰展示活动。这座没有围墙的“田间美术馆”大步迈向上海乡村旅游新地标的目标。
廊下镇是上海乡村旅游的集聚区,廊下生态园、万亩果园是市民耳熟能详的乡村旅游点,有效挖掘廊下镇万亩粮田生态价值,必将丰富廊下乡村旅游内涵,为振兴廊下提供新动力。“田间美术馆”的落成,无疑是把理想带进了现实,往日少人关注的万亩粮田也因此火了起来。
据了解,没有围墙的“美术馆”坐落于万亩粮田的中心位置,由一条乡间小路联通外面的世界。通过创意改造,100 扇高低不一的旧门板、床板等废旧材料组合成“一面随风飘扬的国旗”和七色彩虹的图画,旧罐子、旧坛子和旧水缸等搭建出了乡村、田园、丰收等为主题的小景观,旧物变身为“公共艺术品”,在乡间小路上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焕然一新的旧物则把乡间小路沉淀为一条“记忆之路”,既为“田间美术馆”增添了世间无二的人文元素,又激发出了万亩粮田的生态价值。
眼下正是上海“国庆稻”飘香的季节,廊下镇万亩粮田美景如画,迎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为国旗添色彩”暨第四届“廊下织梦”土布服饰展示活动前,身处 “田间美术馆”的市民游客有幸欣赏了一场开镰仪式。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忙着给新大米打包装车,因为“田间美术馆”,秋天忙碌景象汇成了一幅丰收的画。收割机一停,游客们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有的下田捡稻穗,有的用桔梗和稻穗做个花环,上了年纪的老人用手搓去稻壳细嚼稻米,稻田里流淌着往日不见的丰收喜悦。
策划活动是打造乡村旅游新地标的有效手段,廊下镇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难得的机会,特别策划了爱国主义教育“我为国旗添色彩”活动,友好村村书记带领万亩粮田的农民和廊下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田间美术馆”的门板上画五星红旗的画面,因此定格在了万亩粮田上。
“田间美术馆”赋予了乡间小路以文化,“廊下织梦”则赋予了这条乡间小路以时尚。上海杉达学院的学生们已经连续4年为廊下土布设计创意服饰,并在廊下大地留下了风姿,这一次,他们把T台设在了“田间美术馆”。模特的婀娜多姿和金黄的稻浪叠加出流动的诗画,醉了农民,也醉了市民。
据了解,“田间美术馆”是继廊下镇六里塘岸边“乡村记忆馆”后第二个没有围墙的展馆。“乡村记忆馆”以“留住乡愁”为主线,以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用”为主题。“田间美术馆”则是郊野公园文化地图的地标性建筑,以文化为魂,通过挖掘和传承,培育和繁荣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