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巫溪文峰镇三宝村。见到梁峰铭时,他正和乡亲们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温室大棚内筛选原原种。已是寒冬时节,大棚内却温暖如春,绿油油的马铃薯苗长势喜人。
2018年,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年产原原种6000万粒,原种1.2万吨、良种12万吨,良种推广应用面积可达150万亩。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大山深处的巫溪文峰镇,是如何成为马铃薯生长“金窝窝”的?
村民们说,过去种植马铃薯,都会自己留着上一年的作为种薯,切成块种到土里。结果越种越小,产量降低,产出抵不上投入。
“巫溪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独特的土质地貌,特殊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繁育中心负责人梁峰铭介绍,马铃薯有个特性,其自身带有的病毒可通过种薯传到下一代,造成产量降低,薯块变小,品种变差。经过脱毒后的种薯,恢复马铃薯品种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只有这样优良的品种,才能让地理环境发挥出优势。”梁峰铭说。
巫溪对马铃薯脱毒技术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在吉林省的对口支援下,巫溪选派技术骨干学习,不仅成功攻克马铃薯脱毒技术,还解决了脱毒种薯繁育周期长的困境。
为助推巫溪马铃薯产业发展,吉林投入215万元,与巫溪县农委合作研究开发脱毒马铃薯种植培育。2010年,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成功建成。
“吉林不仅投入资金,还带来了马铃薯先进管理、繁育推广经验,助推了马铃薯产业的壮大。”巫溪县水利局副局长邹继军说,通过脱毒种薯的推广,巫溪马铃薯得以提质增产。
繁育中心组培室培育出的试管苗,会移栽到温室大棚内,经过几个月的无土栽培,就生产出了脱毒微型马铃薯,俗称原原种。
“一颗原原种的价格市场价在0.4元左右,都是论个卖。”梁峰铭说,虽然看起来贵,但一颗原原种,可以种出0.5至1斤的原种马铃薯,继而再繁殖10至20斤良种,产出200至400斤左右的商品薯,最终走上餐桌。
文峰镇三宝村村民唐小燕算了笔账。她家里种了两亩多地,每年马铃薯能收五六千斤,除去自己吃,还能收入三四千块钱。“农闲的时候到基地来干活,还能收入几千块钱。”唐小燕说。
“现在我们大部分是培育出原种后,再免费给农户种,然后良种进行保底回收。”梁峰铭说,如今,繁育中心年产原原种5000万粒,原种1万吨、良种3万吨,商品薯30万吨。在中心带动下,当地群众不用出远门,就能有个好收入。
自2006年以来,吉林先后支持650余万元,帮助巫溪县开发特色产品,获得多项农特产品认证。2019年,吉林投入370万元,支持巫溪4个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扶贫农庄”,为巫溪县脱贫摘帽注入新动力。
通过摸索和实践,巫溪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走出了“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巫溪县32个乡镇(街道)马铃薯种植面积40余万亩,年产优质马铃薯45.6万吨,商品率达50%以上,带动全县种植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针对农户种植的产品,巫溪还统一了品牌为“巫溪洋芋”,由公司及时组团上门收购,为贫困户搭建销售平台,解决了贫困户销售后顾之忧。除了满足重庆市内种植需求,还远销到湖北、陕西、内蒙古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