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4亿元,这是净月高新区近三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入的资金总额。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凸显出生态建设至上、环境保护优先已成为净月高新区自上而下形成的共识和脚踏实地的行动。
净月高新区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净月高新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8.5%,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9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一级水源地373公顷土地全面休耕,完成农村改厕1662户,各村屯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建机制 强力量
净月高新区大刀阔斧强化机制再建,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充实环保力量。
第一次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明确责权的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地充实环保工作力量,两年内累计设立基层环保所11个,增配专职环保人员40名;第一次建立“领导联保、协调联进、信访联席、执法联动”的全区联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成为净月高新区历史上首个以单项工作为“轴心”的全区联动机制。
“三个第一次彰显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净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近三年,净月高新区先后就生态环境工作作出批示80余次,实地调研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整治、秸秆禁烧等重点任务120余次,召开各类会议70余次,深入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大投入 见实效
净月高新区将全区财力集中向生态环境保护倾斜,采取财政列支、PPP融资等办法,近三年累计投入25.44亿元,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区第一大民生工程。
大投入见实效。大气污染防治上,“蓝天工程”初见成效。净月高新区已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小锅炉淘汰工作,淘汰燃煤锅炉、窑炉408台,8台大型锅炉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年燃煤削减7.1万吨;对163家排放单位实施监测,治理隐患单位483家;全区56处建筑工地实现规范化管理,绿化裸露地面88.6万平方米,主要街路机械清扫和洒水降尘作业率达100%;推进秸秆全面禁烧,确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处黑”。
水污染防治上,“长制久清”基本实现。9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雾开河流域治理已完成;3座市政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按长春市要求完成18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区划;28户企业污水处理站实现达标排放。
重点区域整治上,集中力量加快整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373公顷土地实现休耕;一二级保护区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58个、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33个,二级保护区28家养殖专业户和村屯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完成2处湿地建设,取缔非法经营单位39户,拆除违法建筑24处。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上,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禁养区内9户规模化养殖场被取缔搬迁关闭,建成年处理9.1万吨畜禽粪污集中堆放场1座、村屯暂存池74个;建成覆盖全区224个屯的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配备保洁人员550名,“日产日清”生活垃圾1.37万吨;截至12月4日完成农村改厕1662户,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下降”。
聚合力 促共赢
净月高新区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乱象集中整治”“乡村振兴战略”“万人助万企”行动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净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土地保卫战、青山保卫战、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环境治理攻坚战,初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绘就最美“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