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也不能放松法治的要求,恰恰相反,疫情防控越是到关键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确保“微循环”畅通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各地也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疫情防控还处在关键阶段,要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必须更加重视法治的保障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基层防控中一些违背法治精神的过头行为,激起不少群众的反感:有的农村动不动就擅自挖路堵路、设卡拦截,里面的人“只出不进”,外面的人“一律劝返”;有的群众正常出门采买生活必需品,在人口稀疏区域摘下口罩透口气,却遭到防控人员大声呵责。当前各地都在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尽管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已基本畅通,但个别地方的“微循环”不畅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基层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但个别地方在疫情管控中“一刀切”,一些工作人员过度执法、粗暴执法等做法与法治要求不符。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也不能放松法治的要求,恰恰相反,疫情防控越是到关键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确保“微循环”畅通,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不得“法”的偏颇做法,不仅对有效防控、有序复工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可能带来对立情绪。“微循环”不通,“大循环”不畅,就会给“双线战役”增添风险和难度。越到基层就越应该注意依法行权,对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层法治不能成为短板。基层法治得到健全,基层治理运行通畅,全面小康的成色才更足。
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立足当前,要依法防控,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放眼长远,要针对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法治短板,抓紧堵漏洞、强弱项。要从思想认识上、制度建设上、实施保障上着力解决那些在基层治理中长期没得到重视、没得到根治的忽视法治、藐视法治的问题,努力把基层治理推上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