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这几年安徽哪里变化最大?“乡村”恐怕是最能激发共鸣的答案之一了。
是的,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不管皖南山区还是淮北平原,随意走进一个村落,你都会发现曾经有些脏乱的村庄,开始变得有几分静美、清爽、安逸,让人不由心生回归田园的念想。与村民攀谈,“种地变简单了,瓜果蔬菜在网上卖”“村村都通了水泥路”“村口池塘变清了,房前屋后也没垃圾了”“贫困户也能搞种养殖,日子有奔头”……三言两语间,你一定会心生感慨,打心底里为乡亲们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日子而高兴。
时间是奋进者的朋友。
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全省人民扎扎实实奋斗出来的。四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谆谆教诲,犹在耳畔,是安徽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针:
“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
四年来,安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指示要求,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砥砺奋进,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环境治理,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赢取了乡村的大变化。
2019年,安徽省全年粮食总产810.8亿斤,增长1.17%,居历史第2高位,实现“十六连丰”;农民人均收入达15416元,增长10.1%,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增速为近5年新高;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达93.7%,实现分红的村平均累计分红40.9万元;完成“三变”改革的村达52.8%,参改农户平均增收1100元;新增集体经济强村400个以上。
实打实的数据,是乡村走向兴旺征程的最好注脚。从淮北到江南,一个个加速迈向全面小康的乡村共同织就美丽画卷,在江淮大地上缓缓铺展。
又是一个春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迎来收官。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必须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描绘江淮美丽乡村新画卷。
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壮大乡村产业。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总产量稳定在39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在产业链上受益。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要把美好乡村建设搞得更扎实。随着环境治理的扎实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打开了“美颜模式”,既望山见水,承载乡愁,也有现代设施,共享时代文明。要继续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五清一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提升村容村貌。要针对“三农”领域的突出问题,把短板补得更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靠。
要向改革要动力。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小岗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讲好小岗故事,擦亮小岗名片,推动新时代小岗振兴再出发。要围绕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改革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确保安徽农村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是开展承包权长久不变试点,高质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巩固扩大“三变”改革成果,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
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安徽省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要重点围绕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剩余8.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让我们踏着春天的鼓点,只争朝夕,锐意进取,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