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束手电光闪烁在洛塬之上,如夜空中的点点星光。
4月25日1∶07,洛川县杨舒便民服务中心月食村的大喇叭依然“在岗”:“早上5点至7点,气温会下降至零下3℃左右,请果农抓紧时间在果园准备好柴火……”
深夜,广播声在空旷的果园里传出老远。
不只是月食村,整个洛塬大地都严阵以待。
“还没到0℃,再等等。”在永乡镇堡子头村果园里,洛川县苹果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屈军涛打开手电筒,仔细看着吊在苹果枝上的温度计对村民说道。在他身边,裹着军大衣的果农、村干部和镇果业站技术员聚在一起,讨论着防护方案。
早在24日下午五六点,堡子头村就已经清理好防冻坑,备足了柴草,准备迎战严寒。
洛川县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今年第四次倒春寒天气正在逼近,这场护花保果战,谁都不敢大意。
离屈军涛不远,永乡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李平正在调试摩托车烟雾发生器。伴随着轰鸣声,一股浓厚的烟雾从摩托车排烟管喷出。
这是洛川县最新研发的移动果园防冻“神器”,烟雾“射程”可以达到30米至50米,宽幅约6.5米,高度达8米左右。“摩托车机动性好,能迅速形成局部小气候。”李平说。
受地形影响,堡子头村温度偏低,是永乡镇防冻重点区域。全村每个果园都准备了30台以上摩托车烟雾发生器和10个以上防冻坑,并配备技术员指导熏烟。
果农梁富民整晚都跟在李平身边,他早早就把柴草铺到了防冻坑上,等着点火指令。这些年有技术员指导,他家的苹果品质提升,价格也水涨船高。“关键时候就得听专家的!” 梁富民说。
气温,在逐渐降低。
“珊瑚,0℃。”
“双龙,0℃。”
“化石温度正在下降,准备点火。”
…………
2∶30,屈军涛的乡镇果业微信群里,各个温度监测点上报着即时温度,堡子头村也降到了0℃。
“点火!熏烟!”屈军涛一声令下,分布在各处的防冻坑开始点火,几分钟后,浓烟从各个烟点蔓延开来,逐渐笼罩整片果园。
屈军涛和李平在各自的位置,不时看着温度计,并在微信群与负责全县各村果园的技术员交流。
3∶00,温度稳定!
4∶00,温度稳定!
4∶40,外围气温已经降到-3℃,堡子头村果园里的温度依旧保持在0℃以上。
同一时间,洛川县县长张继东在老庙镇勿广荣村果园里召开防冻现场会。自4月20日气象部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以来,洛川县已经组织全县干部群众16万人次投入防冻保花第一线。
“今后我们必须改变防冻策略,重点防御区域要制作防冻作战图,实行网格化重点防控,使防冻工作更加精细、精准,确保果树安全。”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局长张军旗建议。
“风扇风量还可以加大,让烟雾在果园上空盘旋,不要飘走。”有干部提出,能不能用风扇来调节气流,增加温度。
6∶30,果园温度稳定在了3℃以上,并逐步攀升,果园里烟雾也淡了下去。在堡子头村,永乡镇镇长张春强随机捏了10朵苹果花。花的颜色正常,说明防冻有成效。
“这个不眠夜,值!”张春强脸上的笑容像挺过严寒的苹果花一样灿烂。